杜甫生命中的達人們(35)

35.王維鄭虔之十:九重泉路盡交期

公元755年12月16日(唐朝填飽十四載十一月初九),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節度使的安祿山趁唐朝內部空虛腐敗,組成共15萬士兵,以“憂國之?!?、奉密詔討伐楊國忠為借口在范陽起兵。短時間內,河北大部郡縣,河南部分郡縣望風歸降。

755年(天寶十四載)十二月,唐玄宗在洛陽失守。

756年(天寶十五載)六月,哥舒翰兵敗靈寶、失守潼關,馬嵬驛兵變、諸楊伏誅,安祿山叛軍入長安。 七月,太子李亨到靈武稱帝,改元至德,在這幾年當中,發生在杜甫身上的事情太多,有些令人眼花繚亂:

755年,熬了十年之后,朝廷終于授予他官職:右衛率府兵曹參軍,正八品的倉庫主任。

冬天,回奉先探親,卻遭遇了叛軍進攻,一家人倉皇逃難,九死一生,才把家室安排到鄜州羌村。風聞新君登基,只身赴靈武,中途被俘,押往長安。

757年,杜甫逃離長安,鳳翔見肅宗,授左拾遺。

跟杜甫相比,鄭虔的經歷要簡單得多。

《新唐書?鄭虔傳》:“安祿山反,遣張通儒劫百官置東都,偽授虔水部郎中, 因稱風緩,求攝市令,潛以密章達靈武。 賊平,與張通、王維并囚宣陽里。三人 者,皆善畫,崔圓使繪齋壁,虔等方悸 死,即極思祈解于圓,卒免死,貶臺州司 戶參軍事,維止下遷。后數年卒?!?/p>

《明皇雜錄》卷下:“安祿山之陷兩 京,王維、鄭虔、張通皆處于賊庭。洎克 復,俱囚于楊國忠舊宅。崔相國圓因召于 私第令畫,各畫數壁。當時皆以圓勛貴莫 二,望其救解。故運思精深,頗極能事, 故皆獲寬典,至于貶降,必獲善地?!?/p>

這兩條記載,概括起來講,就是被俘、授官、拒任、再被俘、貶官。

兩次被俘,冰火兩重天。

再被俘是被俘的代價。

在前面的章節中,我們討論過王維被俘被逼為“偽官”的情形,他的情形完全適合于鄭虔:你不能強求那個時代的官員像后世明清時代一樣,為統治者進忠盡孝盡節,在王朝覆亡之際,上吊跳河抹脖子。在唐朝那個文化多元的時代,在封建忠孝節烈思想尚未完全成為統治思想的時候,官員們有自己的選擇。

鄭虔和王維在被最高統治者拋棄(長安破,玄宗出逃,僅帶出極少數皇親和大臣,更多的皇親和大臣被抓被殺戮),安祿山抓捕之后,千方百計拒絕安祿山的官位,這就夠了。你還能要求他們怎樣做呢?

但統治者不會放過他們!于是,再被俘成了第一次被俘的代價。

何況,史書上明明白白地記載,鄭虔在被逼擔任偽職期間,“潛以密章達靈武”,偷偷地為新君肅宗送情報,以一個年逾花甲的老翁的殘軀,積極勇敢地投身到自己從未接觸過的驚心動魄的情報工作中,個中艱難萬險,平常人足以想見出來,這難道還不能體現鄭老對唐王朝的忠誠嗎?

可惜的是,史書語焉不詳,不知道鄭虔是怎樣搜集并傳遞情報的,否則,現在的人們完全可以據此編纂一本《鄭虔潛伏記》了。

但有幾點還是為我們透露了鄭虔情報工作的點點滴滴:

第一,鄭虔傳遞情報的手段是“蠟丸”。蠟丸這東西,本來是中國傳統的中藥方劑,但在唐代,尤其是安史之亂時期,經常在史籍中見到這個名詞,他成為極端時期傳遞情報的可靠手段。

第二,《新唐書》說他“求攝市令”?!笆辛睢笔鞘裁赐嬉猓吭瓉?,從戰國至唐,城市中有特定的商業區,稱為“市”,由政府派官管理。其長官,隋以前稱市長,隋改為市令。唐同。

一句話說白了,就是“市場管理辦公室主任”。這個職務的最大特點就是,四處查看。那么,鄭虔搞情報,一定是憑借這個職務,刺探叛軍的布防圖。

這位情報戰線的無名英雄,在唐軍收復兩京之后,他的名字被記住了,他傳遞的情報被遺忘了。但本人堅信,那是有意有選擇的遺忘。因為他被列入了黑名單,黑名單上的人是個大染缸,誰都怕弄臟了自己,誰都避之唯恐不及,誰還愿意為他辯白?即便是手握著他傳遞的情報,輕而易舉地攻破叛軍防線的將領們,怎么還能體會的那一份份情報的分量?一將功成萬骨枯,也許,他們覺得,沒有鄭虔的情報,他們至多多死幾百幾千人而已,幾百幾千人對于他們來說,又算什么呢?

蹲監獄的過程充滿屈辱。

在各種資料中,唯一見到的鄭虔和王維產生交集的地方就是同一個關押地點,做同樣的屈辱的事情。

看看《明皇雜錄》上的那段記載,“俱囚于楊國忠舊宅。崔相國圓因召于 私第令畫,各畫數壁。當時皆以圓勛貴莫二,望其救解。故運思精深,頗極能事, 故皆獲寬典,至于貶降,必獲善地。”

幾個技藝登峰造極的大畫家,為了開脫罪名,極盡能事,用藝術博取權臣的歡心。藝術被踐踏被蹂躪得體無完膚,催人淚下。

本人沒有責備藝術家的意思,只想詛咒那些逼良為娼,逼藝術家做豬狗的人!

結果出來了:鄭虔被“嚴遣”,以近古稀之年,貶為臺州司戶參軍。

杜甫的《送鄭十八虔貶臺州司戶,傷其臨老陷賊之故,闕為面別情見于詩》的詩,預告了他們的交往已成絕響,也為他們的交往,劃上了一個凄慘的句號:????

蒼惶已就長途往,邂逅無端出餞遲。

便于先生應永訣,九重泉路盡交期。

后來,杜甫又有《有懷臺州鄭十八司戶》,又《題鄭 十八著作丈故居》詩,有“臺州地闊海冥 冥,云水長和島嶼青。亂后故人雙別淚, 春深逐客一浮萍”等句。

鄭虔死于臺州,杜甫知道消息,則作 詩哭之。其《哭臺州鄭司戶蘇少監》詩 云:“故舊誰憐我,平生鄭與蘇。存亡不 重見,喪亂獨前途。豪俊何人在,文章掃 地無。羈游萬里闊,兇問一年俱。白首中 原上,清秋大海隅?!?/p>

杜甫晚年,還常憶 及鄭虔,并形之于詩。其《寄薛三郎中 璩》云:“早歲與蘇鄭,痛飲情相親。二 公化為土,嗜酒不失真?!?/p>

《九日五首》 之三云:“舊與蘇司業,兼隨鄭廣文。采 花香泛泛,坐客醉紛紛。野樹欹帶倚,秋 砧醒卻聞。歡娛兩冥漠,西北有孤云?!?則憶其友情。

又《存歿口號二首》之二: “鄭公粉繪隨長夜,曹霸丹青已白頭。天 下何曾有山水,人間不解重驊騮?!眲t贊其丹青繪畫成就。

而《八 哀詩?故著作郎貶臺州司戶滎陽鄭公虔》 則是鄭虔一生經歷與精神的概括與總結。

對杜甫來說,真可以用上這句話,“世上最痛我的那個人遠去了”!

遠去的人有很多,問題是,世上還有幾個是你不忍離開的“那個人”呢?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29.王維鄭虔之六:三絕·國學大師·文教始祖 二十多年前,本人準備寫一段杜甫他老人家的文章,可是,那時候家里還沒有...
    獨行的老雕蟲閱讀 1,127評論 2 6
  • 34.王維鄭虔之九:風雨亦來過(2) 第三,砥礪切磋藝術創作。 除了組團蹭飯,陪侍游賞,更多的時候,是杜甫眼巴巴地...
    獨行的老雕蟲閱讀 666評論 1 6
  • 3.房琯之二:三根稻草 他們第二次相逢是在三十多年后的鳳翔。剛剛登基的肅宗皇帝李亨已經從靈武進駐鳳翔。 當然,今非...
    獨行的老雕蟲閱讀 514評論 0 1
  •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
    千璽的艷芬閱讀 356評論 1 3
  • 我恐怕是有圣母基因的那一類女屌絲,會因為沒有滿足別人的要求而內心不安或是哪怕有矛盾也容易反省是否自己反擊過度。這種...
    脆皮酥兒閱讀 272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