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微塵之光,照亮生命之路

? ? ? ? 周末、雨天,適合閱讀。昨日,窩在家里閱讀我們家鄉(xiāng)的勵志作家莫華杰的《世界微塵里》,為他的經歷和文字所震撼。在他的文字里,歲月就像一柄刻刀,將“奮斗”二字刻進時代的航程中。

? ? ? 這是一部自傳體長篇紀實文學,他講述了一個身患疾病的打工青年是怎么一步一步成為知名作家的。這本書入選《2023年農家書屋重點出版物推薦目錄》,第十一屆廣東省魯迅文學藝術獎,首屆漓江文學獎獲獎作品。

? ? ? ? 閱讀莫華杰先生的作品,讓我想到了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和《人生》,那種面對人生的困境,不屈服、不抱怨,勇于突破,始終懷揣著自己的文學夢,與孫少平孫少安、高加林的堅強不屈是相似的。我也想起了路遙自述他的作品刻入了自己的人生經歷。作品最撼人心魄的,是直面苦難的坦誠。作者將童年因病輟學的屈辱、放牛時在山野間寫作的執(zhí)念、南下打工遭遇的冷眼與歧視,一一剖開給讀者。他拖著病體在暴雨中奔走,只為爭取一紙訂單。這些細節(jié)不是廉價的苦難陳列,而是以血肉之軀丈量命運厚度的見證。正如書中所寫:“疼痛是身體的年輪,記錄著每個與命運搏殺的日夜。”

? ? ? 在紀實文學的框架內,莫華杰構筑起超越苦難的詩意。他筆下的打工生涯不是灰暗的社會底片,而是充滿生命張力的:這些群像讓作品超越個體敘事,成為一代打工者的精神史詩。當主人公辭去高管職位、賣掉原始股時,這個決定并非勵志劇的俗套轉折,而是知識改變命運的現(xiàn)代寓言——他用十年工廠生涯攢下的不只是積蓄,更是觀察世界的棱鏡與書寫人生的筆力。

? ? ? 作品在文學性上呈現(xiàn)出獨特的混融氣質。散文的溫情流淌在作者對故鄉(xiāng)山水的追憶中,那些放牛時與山風對話的午后,母親背著他求醫(yī)的山路,都化作浸潤淚光的詩意片段;而小說的跌宕感則體現(xiàn)在職場博弈的暗戰(zhàn)、文學夢與生存現(xiàn)實的撕扯中。這種文體融合讓紀實不再冰冷,而是帶著體溫的自我剖析。

? ? 《世界微塵里》最終指向的,是微塵與世界的哲學辯證。作者將自身比作“塵埃里的玉樹”,這個矛盾修辭恰是作品的精神內核:每個卑微生命都可能蘊藏超越苦難的力量。當莫華杰在頒獎典禮現(xiàn)場聽到“微塵的世界里,一位向上向善的普通中國青年玉樹臨風”的頒獎詞時,他完成了從受難者到書寫者的身份蛻變。這部作品告訴我們,真正的奮斗不是與命運的對抗賽,而是在承認局限的前提下,依然選擇以文學之光照亮幽暗歲月的生命姿態(tài)。

? ? ? 合上書頁,東莞工廠的轟鳴漸遠,但那些在命運褶皺里倔強生長的故事,卻如星子落入心湖。莫華杰用二十年光陰證明:當一粒微塵以文學為翼,終能飛越命運的山海,在世界的褶皺里留下屬于自己的光芒。

? ? ? 說來也湊巧,莫華杰剛好是我們樓下鄰居的親哥哥,那天下樓見到鄰居,我說想買莫華杰的簽名書籍《春潮》,鄰居就推了他的微信給我,我本來想先買《春潮》,后來在莫作家的推薦下我同時買了《世界微塵里》,昨日閱讀了,頗為震撼,感觸頗深,于是記之。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