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么樣,大一都算是上下來了,想想自己都要當“學長”了,寫一點吧。都是自己的
切身體會,僅代表個人觀點,沒有參考任何資料,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1全國的大學是不一樣的,但全國的大學生“分層”的生活狀態是一樣的,每個學校里的學生都是按照一定比例的懶,臟,不務正業,頹廢,跳樓,當你湊巧進了這個比例中,在什么大學里就不重要了。
2大學本科學費一般每年最少5000,還不包括書費飯費住宿費,有的學校還要向你要水費電費洗澡費上網費,那么這學費交上去干什么了呢?是提供給你一個免費的平臺和一些免費的資源,這是大學之間的真正差異,不同大學提供的平臺不同,資源不同,有高低多寡寬窄之差,除此之外,就剩畢業證的差異了。所以一定要會利用這個平臺和這些資源,才對的起上千塊的學費。一年專業非專業講座上百場,不收一分錢;圖書館資料浩如煙海,也不收一分錢;那么多教授給你回答問題,也不收一分錢,不利用就浪費了。現在我就有點后悔。
3一般來說,平時把一半的時間投入到學習上就會獲得很好看的成績。對多數課來說,考90分以上是很難的,但考85分以上就很容易,還有就是只要考前肯突擊,即使什么都不會,也能過,這都是有實例的。
4學生會和社團不太一樣,前者帶來的實際利益更大一些。學生會除了要求有能力外,還要會上下活動;社團里一般你某方面能力夠強就一定會占一席之地。對于百分之八十的人來說,學生會和社團只能玩一年。能找到一個團體使自己舒服地呆上四年甚至更多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5千千萬萬不要掛科,否則太難翻身了!
6英語四六級越早過越好,尤其是四級,能報就報,一定會過的,我至今沒有發現失敗的案例。
7對于非軍校學生來講,如果能做到每天早晨定點起床,哪怕是7:50,也會贏得全班同學的尊敬。
8在大學里人會有一定變化。要想清楚哪些是應該堅持的。
9有任何問題,只要開口說,沒有解決不了的。關鍵是肯開口。
就這么多吧,原來想湊十條,發現湊不出來了。如果在大二發現哪一點說錯了,立馬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