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上河溝傳(26)

上河溝傳

「鄉土」上河溝傳(26)張大(一)


這是一個叫上河溝的地方,坐落在北緯四十四度左右、中國東北那個幅員遼闊的大平原上。上河溝很小,只有四十幾戶人家。在行政單位上來講,是最小行政單位——村,更下一級的單位,叫做屯。東北的地方非常大,人口卻不多,所以在很早的時候為了方便農業生產,這種小小的屯就像散落的棋子一般,分布在東北平原這個大棋盤上。


目錄? ? 「鄉土」上河溝傳

上一章? 上河溝傳(25)


在劉文一回到家第二天中午的時候,知道劉文一回來的張大就來看劉文一了。

這個張大,是劉文一的平輩人,大了劉文一兩歲,大名叫張國治,是劉文一的小學同學。為什么大家都叫張國治為張大呢?是因為他還有一個小他四歲的弟弟大家都叫做張二。哈哈,小時候的農村是這樣的,起完大名,也不會單獨給孩子起個小名,而大家有的時候直接叫別人大名又有些不舒服。于是,要么按著在家里的排行給叫做張大,李二,劉三,趙四什么的,要么就可能按著人物的外形或性格特征給起一個外號。這種外號,有時是好聽的,比如有人長的很高,就叫大個兒,比如誰家比較有錢,就叫地主之類,這種都是好聽的,所以,就可以公開叫了。如果不好聽的,比如有人長的太瘦,又有個尖嘴,就被大家叫做猴,還有長的胖胖的,愛喝點酒,一喝酒臉就紫了,大家便叫他茄包子,這些就不能公開叫了,便在暗地里去流傳。這暗地里流傳的外號時間一久也不免要傳到當事人的耳朵里去,可是,當事人又沒有辦法去阻止,便也就認了,結果時間一久有些暗地里的外號也慢慢地可以公開叫起來了。

在小學低年級的時候,張大和劉文一本來沒有一個班級上。原本張大因為年齡的原因高了劉文一兩個班級,就是說劉文一剛上小學的時候,張大已經上三年級了。可是,等到張大上了四年級,卻連著兩年,每年降一級,他的老同學都已經上六年級了,他竟然停在四年級了。為什么會降級,屯子里的大人們都說是因為張大學習太不好了,以至于哪個老師都不想要他。

小學的時候,孩子們對學習好或者不好并沒有非常大的感覺,大家都覺得是一樣的,不管是誰該玩還是在一起玩,該樂還是在一起樂。所以,當時,張大哭哭涕涕地被班主任老師給帶到班上來的時候,劉文一非常納悶,心說現在學校真是沒有人情味,再學習不好,也不能降級呀,多傷自尊呀??墒钱攺埓笞桨嗉壚镩_始上課之后,劉文一才知道上一個年級的班主任為什么那么狠心非把張大降下來了。張大的學習是真的真的太不好了,每次測驗的成績比班里倒數第二名同學的成績還少一半。劉文一記得在四年級下學期要結束的時候,他們的班主任也因為張大的學習著急了,找到校長還想讓張大降到下一個四年級去。結果這個消息傳到了張大媽媽的耳朵里,張大媽媽就更急了,先是在家里把張大狠狠地揍了一頓,然后,又哭哭涕涕地跑到學校求校長和班主任,這才沒有讓張大再降級。

雖然跟張大一個屯子住著,但因為原本不是在一個年級里,再加上一個住在這個細長的上河溝的東頭,一個住在這個細長的上河溝的西頭,所以,平常劉文一跟張大接觸并不多,就算小伙伴們玩耍也分了屯子東頭一伙,屯子西頭一伙,所以,劉文一對張大的了解也不是很多。

但自從四年級開始之后,他們一個年級之后,再加上一個屯子里就他兩個男生在一個班級里,于是,張大便自來熟一般,天天上學放學和劉文一在一起。就這樣,劉文一對他的這個“大齡”的同學了解越來越多了。

那個時候絕大多數人家的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磚瓦房基本都蓋起來了,飯菜的油水也多了。但張大家的日子過得卻沒有太大的改善,還住著土坯的毛草房,吃穿就更是比不上別人家了。

那時上小學,學校中午都不供飯,所以同學們基本都是自己從家里帶飯,只有一些離家近的會回家吃飯。給帶飯的家長,一是因為生活水平提高了,二是不想苦了孩子,都會單獨給孩子做些好的飯菜帶,所以,那時候劉文一他們帶的飯也基本是大米飯了,帶的菜也是比家里平常吃的菜有更多的油水??墒?,張大帶的是什么?還是其它同學都快兩年不帶了的苞米面大餅子或大碴子米飯。當然,班上也不只張大一個同學帶苞米面大餅子或大碴子米飯,常這樣帶飯的同學還會有個五六個。

可是,張大這個人嘴饞,中午吃飯的時候,總是看著那些吃大米飯同學的飯盒,眼巴巴的,都快流出哈喇子了。

有時他實在饞得受不了,就死氣白咧地蹭到同學身邊,笑嘻嘻地說:“大米飯好吃嗎,讓我嘗嘗唄!”然后,也不等人家同不同意,直接就把勺子伸到了人家飯盒里,就盛了一大勺,然后,笑嘻嘻地遞進自己的嘴里,又一邊嚼著一邊說,“好吃,好吃,還是大米飯好吃?!钡劝汛竺罪堁实搅硕亲又螅陀职蜒劬Χ⑦M人家的飯盒里,“再給一口,沒吃夠?!边€沒等話說完,就拿著勺子又要伸到人家的飯盒里去。

“去,去,一邊去,一口就不錯了,你那一勺夠我自己兩勺了,再給你一勺,我還吃不吃了,一邊去!”可是吃大米飯的同學在張大吃第一口的時候就已經非常不樂意了,現在一聽張大還要吃第二口就有點著急了,急忙把自己的飯盒往邊上一閃,躲開了張大伸過來的勺子。

“摳門樣唄!”張大一看沒盛到大米飯,就撇著嘴說。

“你不摳門,那你明天多帶點,分給大家吃?!背源竺罪埖耐瑢W一臉鄙夷地說了一句。

“嘿嘿,我家不是沒有嗎!”張大突然又笑嘻嘻地說,“再給一口就一口,行不行,要不咱們換,我吃你的一口,你也吃我的一口?!?/p>

“一邊去啊,誰吃你那玩意兒啊,你那玩意兒,現在是我家喂豬的玩意兒?!背源竺罪埖耐瑢W又是一臉不屑地說。

“操你媽的,你罵誰呢!”張大哪里聽得這么說他,一下子就急了。

“操你媽,說你咋地了,就說你。”一看張大急了,同學自然也馬上急了。

對于小孩子來說,一旦話懟了起來,動起氣來也是很快的。張大急忙把飯盒往課桌上一扔,一把就吃大米飯同學的脖領子給抓住了。

吃大米飯同學當然更不服氣了,也把飯盒往課桌上一扔,一只手把張大抓著自己脖領子的手抓住,另外一只手也把張大的脖領子抓住。然后,兩個人就較起勁來。

同學們一看兩個人犟起來了,急忙聚了過來,把兩個人拉開。再后來,有人把老師叫過來了,把兩人一頓地批評。挨批評的時候張大卻沒有什么沮喪,反而有些興災樂禍的樣子,低著頭一個勁地微微壞笑,這可把那個吃大米飯的同學給氣壞了,可面對老師他又沒有什么辦法。

被老師批評了之后,兩個人雖然還是互相堵著氣,但也沒有再發生其它沖突,頂多就是互相的瞪上幾眼。于是,這件事似乎隨著時間的流去就過去了。

入冬的時候,一天上午上完早操的之后,那個吃大米飯的同學回到班級里來,驚叫了起來。

“他媽的,誰把我的語文撕了!”

同學們急忙都轉頭看過了來,課桌上,一本還八成新的語文已經一分兩半。

“我告訴老師去。”看著自己的被撕開的書,那個吃大米飯的同學眼淚刷地一下就流了出來,然后,風一樣奔向了教務室找老師去了。

可是,這事就算找了老師,也是不會有什么結果的,老師只是幫他把被撕開的語文粘上了,又安慰了幾句,然后,就沒有下文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