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下雨的天氣很悶熱,不見很強烈的陽光卻流了很多汗水。白天的洪崖洞沒有晚上燈光的照射,素凈了很多。上午在周邊逛了街,下午和朋友窩在青旅陽臺聊天。
二十多歲,比十多歲的時候想問題成熟了一些,少了很多不計后果的瘋狂決定,卻依然是看不太清前方的道路,一邊走一邊懷揣很多復雜的情感,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一面。
很多時候的想法也受到很多外在因素的影響,焦慮自己會掉隊變得跟別人不一樣,恐慌會來不及、會得不到。
在選擇對象的時候,外界的聲音都在強調要在合適的年齡找到合適的對象,可是什么又叫做合適的年齡和合適的對象呢?別人的標準始終是別人的,他們的意見自己可以參考,卻不可能完全照搬、也不能被他們的思考方式所左右。
到了一定年齡遇到一個各方面還行、自己卻并不太喜歡的對象談一場不咸不淡的戀愛,期待著那位自己更為歡喜的人,卻又害怕遇不到而錯過現在這位還不錯的。不如湊合著過吧,反正不會差到哪里去。
面對自己所做的工作,不喜歡甚至有些討厭。但想著比較安穩又做得順手了,還是湊合著做吧,反正上個十年八年班,也是在重復著做一年工作經驗能學會的那些事兒。
交朋友也一樣,為了不孤獨、做事有個伴,哪怕磁場比較不對,但也湊合著繼續維持這樣的友誼。很多時候認識很多人,身邊很熱鬧的感覺,但里面到底有多少是人近心遠的所謂朋友,想過沒有?
正因為想著什么都可以湊合,選擇反而沒了自己的標準,我們更多地是跟著社會主旋律在一步步推著走,而公認的好在自己心中是否就真的好呢?
并不是捂著耳朵不去聽外界的聲音,只是,不要總被其他聲音所左右。在聽別人意見的時候,自己要在心中做衡量,這樣的選擇是否是自己所想要的。不用刻意地為了展示不同而裝作特立獨行,也不會因為外界都在這樣說而心不甘情不愿地隨波逐流。心中有了自己做事做人的原則和標準,就不會甘愿湊合著過完此生。
人生有很多未知數,誰也無法預測太久遠的事情;但在當下,清楚并堅持自己心中的追求,一步步化為實際行動,一點點去觸碰到目標。沒有什么語言比開始行動更有說服力,想要什么就先做到什么,那樣才有可能得到。
不再做任何退讓,不愿過湊合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