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相機定格生活

圖片發自簡書App

-1-

黑暗的小屋子,桌子上放著一盆不知名的液體,煤油燈被吹滅了,伸手不見五指,一個小伙子正屏住呼吸,認真地摸索著。打開膠卷盒的聲音,相紙浸入液體,相紙在液體劃過的聲音,清晰可見。這絲絲聲音傳到門外,幾個正在守候的年輕人的心,也跟著被撩撥起來,自己相片是否沖洗成功,就在此一舉。

許久,房間里的煤油燈又亮了起來,昏黃的火苗撲閃撲閃,一屋子的桔色。“好了,每張都不錯!”小伙子打開門,外面幾個興奮地擁進去,圍著桌子,又不敢靠得太近,好奇地看著桌上被剪切的膠卷,人臉隱隱可現。濕漉漉的相紙,頭像慢慢顯出,他們滿臉喜色,似乎見證了某個奇跡。

小伙子伸了一下腰:“今晚先晾干,明早,還要早起干活,掙完工分,我再給照片上顏色!”大伙散去。期待,從小伙子帶來這個叫“相機”的東西就開始了,期待他從城里帶來相機膠卷,期待他有空閑拍照,期待他回城里沖洗相片,期待他從城里帶回相片。

這是我對相機最早的印象。小伙子是知青,從縣城下放農村,住在我家,奶奶視他如兒子。因為都是十幾歲的年輕人,他很快就和叔叔姑姑以及周圍的鄰居打成一片。每次從城里回來,總會帶些新鮮的東西,讓村里的年輕人驚嘆不已。

開始,他并不會自己沖洗片,每次拍完,膠卷帶回城里去洗。后來自己開始摸索,備齊東西,帶回我家,在辛勤地勞作之余,尋求到自己的快樂。

于是,那間給他單人住的房子里,總是瓶瓶罐罐,裝著五顏六色的顏料。我們小孩對此十分神往,時不時好奇地去瞧瞧,他總會和藹地說:“看看可以,但不要碰哈!”我們總是乖乖地在邊上看他把黑白照片涂上各種顏色。

我六歲時候,他要回城了,給我們拍了一張全家福,還有每人一張單照。那是我關于照片的最早記憶,這張十幾人大家庭的合照,大約保存了十多年,最后不知所終。

圖片發自簡書App

-2-

照片是奢侈品,相機更不要說。

中學時期,彩色膠卷開始流行。那時,快臨近期末,畢業時,總會有一兩個人,挎著相機,來到校園里。學生們興奮不已,拉上最好朋友,拍合影,在校園的墻角,或者某棵大樹下,也會走去學校的后山,或者圍墻外開花油菜花的田野。拍照留念,一人一張,以此記錄當時的友情。

拍照的人,按沖洗張數收錢,承諾,大約一周后,把相片送來。

翹首以盼,七天后,或者十天,拍照的人終于來,手里拿著一疊的相片。我們蜂擁上去,圍住他,從他的手里喜滋滋地取了相片,細細端詳。哪個人的表情沒笑好,哪個人的身體朝前傾得多些,哪個人的手應該放下一點,成了我們討論的話題。即便有些許不滿意,但我們還是當寶貝一樣,把照片收藏起來,生怕一不小心被刮花了,或被水沖融了色。

后來每個鎮里都有一間照相館,可以隨時去拍,挎相機的人也就改行了,或者入了照相館。

-3-

我終于有第一臺自己的相機。

是一個阿姨送給我的,我來廣州后,給她的女兒輔導功課,頗有成效。后來她們全家因工作遷去北京,臨走的時候,送給我一臺相機。

老款相機,裝膠卷,照一張,往前推一下,聽到“咔”一聲,才可以再拍第二張。一筒膠卷正常36張,裝的水平高點,可以偷到兩張,38張。膠卷不便宜,柯達與富士是常用兩大品牌,再加上拿去曬相館沖洗,費用不低。

因為成本太高,拍照的人和被拍的人都十分認真。

我回去探家,定帶相機,如同當年知青一般,長輩們總是非常開心。

拍照是非常隆重的一件事,他們會換上最漂亮的衣服,端坐如鐘,或者挺直身體,站立如松。我會告訴他們,這棵樹,那間屋,這條小路,那處籬笆,做背景好。他們任由我擺弄,我端上相機,閉上一只眼,透過小鏡框,嘴里喊著:“頭靠近一點,手放低一點,腿放平一點,嗯,一、二、三!”咔一聲,定格了,再換一處景,再換一個人。

帶一個膠卷不夠,就帶兩個,短短的幾天時間,在老家沖洗是來不及了,我帶回廣州。迫不及待,送去照相館,次日,或者第三天,才拿到相片。每每這時,我會坐在照相館里,細細地看每一張相片,看每一個人。我似乎又回到了在家的時光,我的親人們似乎都圍在我的身邊,笑意浮現在我的嘴角,然后又惆悵不已。

我把相片過塑,挑出滿意的,重新曬洗,我一份,家里寄去一份。

我不知道,家人收到照片時的心情。只知道,每次回去,我把新拍的照片,遞給父母,父母從柜里翻出相冊,小心翼翼,把新照片插入相冊,又從頭看一遍。他們告訴我:有空的時候,他倆就會邊翻看,也聊天,聊我回家的情景,也聊我在信中給描述的廣州生活。

爺爺奶奶則是把我寄回去的相片,整齊擺在大相框里,掛在房間墻壁上,正對著門,一進門抬眼就看得到。有人來家里,爺爺奶奶總會指著我的相片跟人說:我孫女,在廣州拍的!別人夸拍得好,夸我漂亮,爺爺奶奶就笑成一朵花。

圖片發自簡書App

-4-

相機早已換了一個又一個,不斷在升級。

阿姨送的相機早已退出了歷史的舞臺,手撥膠卷相機換成了自動相機,膠卷相機又換成數碼相機。

自兒子出生,相冊里盡是他的相片,我不停地在拍他,樂此不疲。膠卷拍了一筒又一筒,躺著的,爬行的,走路的,吃飯的,玩耍的,大哭的,大笑的。沖洗出來,我反復看,好的,就放大。

有了數碼相機,不滿意有可隨刪,隨拍,我更像是著魔了一般。開學第一天,畢業的,表演節目的,生活中的,外出旅行的,根本停不下來,我恨不得把他成長的點滴全部記錄下來。我把放大的相片,貼在客廳的墻上。小的裝在相框里,擺在柜子上。看看相片,再看看身邊這個越長越高的少年,不覺有些恍惚,時間都去哪兒了?

對于相機,我也逐漸有了要求,于是著手買了一臺單反。經常外出,美景這么多,普通的相機,早已無法記錄到景物的魂。

單反效果確實不錯,但是笨重也是事實,手機照相功能日益強大,對于我這種以記錄為目的的拍攝者來說,更加適用。于是,單反用了兩三年后,被打入了冷宮,出門不帶它了。除非,在重要的日子,像兒子小學畢業典禮,或者,我在家里擺弄物件,專門玩拍攝時,它才重出江湖。

那個以前喜歡被拍的孩子長大了,再也不愿意配合我,一說拍照,轉身便是給個背影,或者捂臉扭頭。我的拍,遭到前所未所的嫌棄,不禁心生失落。

拍照之心不滅,山人自有妙計。趁他不備,迅速掏出手機,拍了,或者,干脆,就拍背影。沒想到,倒有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父親節發過一組背影圖,眾口一致好評!

偷拍始終遭棄,背影始終單一,終于明白:拍人,必須雙方配合!

圖片發自簡書App

-5-

既然是不合作運動,那就放棄。我開始了拍花拍草,無需配合,一個人,可以玩個夠!

我選擇蘋果手機,就是沖相機功能好。我拍生活,一碟菜,一羹湯,一杯酒,一片葉,一株草,一滴水,一只蟲,一條蛛絲,在鏡頭上都生動起來。萬物竟可以這么美,這么可愛!

買來微距鏡頭,夾在手機上,那個被人忽略的微世界,驚為天人,我往朋友圈展示,引來陣陣驚呼。好幾個人找我要了鏈接,跟著下手了一個。

有幾個玩得好的朋友,同樣喜歡拍,而且拍的點,大家能合到一起。拍照并非一件易事,或許會蹲到腳軟,也會淋到濕透,會失敗很多次,才會有一兩張滿意的。可以大家激情不減,一起修圖,一互相盜對方的圖,不亦樂乎!我們拍拍拍。

現在相片都是存在電腦里,很少沖曬了。

偶爾也會翻下以前相冊。那時的我,小蠻腰,青澀純真,在海邊巧笑;那時的我們,相互依偎,盡是新婚的喜悅;那時的父母,還精神抖擻,身子挺拔;那時的兒子,還是個小肉團,咬著手指,沖著鏡頭笑;那時的他們,音容宛在,只是年老孱弱。

再回頭看下當下,身材不再嬌小,彼此不再年輕,父母走已入暮年,孩童長成少年,有些人已經永遠離去了。該大的大了,該老的老了!

疼愛我的人,我疼愛的人,模樣都變了,唯心依舊,生活就是這樣。

也非常慶幸,我如此著迷用相機記錄,定格時光。于是,我的念想,那些幸福,借助留存的圖片,沒有因隨時光流逝,而模糊不可辨,屢屢回味,清晰如昨!

合上相冊,有些悵然。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現在拍照片的地方大都叫什么什么影樓,當然拍照片也不叫拍照片,叫攝影。拍出來的照片也不叫照片,叫攝影作品,好的作品玩...
    白癡老貓閱讀 1,823評論 5 14
  • 你有沖洗照片的習慣嗎?我一直都有。 對于拍照與相片,從小就有一種莫名的喜歡。 還在我小學的時候,就很想擁有一部照相...
    glorialuang閱讀 983評論 0 51
  • 一天,無意之中翻相冊,卻翻到一張黑白的老照片,那是我在讀師范學校時與兩個同伴的合影,照片中的我們穿著樸素的...
    如水蓮子閱讀 441評論 0 0
  • 導入函數的方式 import xyz from xyz import xyzfunction from xyz i...
    chf041閱讀 207評論 0 0
  • 不言簡書閱讀 201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