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曾經說過:富人和窮人之間的區別在于思維,其實在銷售中,真正的高手和菜鳥之間也存在思維的區別。為什么那些頂尖高手天天有肉吃,而銷售小白只能拿著底薪混日子,其中除了沒有銷售方法外,還在于對銷售的理念的薄弱,在銷售中,很多人對于銷售理解可以說非常狹隘,不知道如何去迎合客戶的需求,也不知道客戶究竟在乎的是什么,也許你常常執行的銷售準則一直都是錯誤的。
我怎么看待銷售呢?銷售不是一個人的事情,而是兩個人的事情,是你和客戶之間,人和人之間。人為什么要和你交易呢?是基于人的本質,你值得信賴,你是朋友,你為我著想,你尊重我,你讓我感動等等。那么將這些詞語抽象出來,就是人和人之間的一種無形的力量,世界上一切交往都是基于人性,所以如果你想建立一種良好的交易,你必須用一種人性的方式去思考,而不是咱在自身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人性就是站在一種客觀的角度去思考和做人的方式。這樣你就知道哪些是對的,哪些銷售方式是錯誤的。下面說幾個我的觀點。
1. 在客戶購買之前,你不是一味的去推銷自己的產品,你需要去了解客戶的需求和動機是什么,如果連這都沒有摸清楚,就類似你給客戶上了一盤不需要的菜,浪費的是機會。所以你需要多去傾聽客戶的需求,弄得越清楚,你就越知道如何去賣,那么現實中很多銷售的做法是什么呢?自己見到客戶就一直不停的講,好像講得多客戶就更接近購買一樣,其實整個購買過程應該是由客戶的需求和痛點觸發購買的,而不是由你強加自己思想去讓客戶產生購買。
2.銷售不是推銷產品,而是幫助客戶進行購買,你需要去關心客戶是如何購買的,并且讓客戶感覺你是在幫助他,他會把你當成是購買組織的一員,你是朋友,信任感慢慢建立起來。
3. 客戶在選擇產品時,并不是在找不同產品之間的不同點,或者說差異化,而是在找這些差異化給他帶來什么價值,而這些差異化只有在客戶需要的時候才能體現價值,當你的產品和競品之間有差異化時,就應該去挖掘客戶對于這些差異化的需求應用場景,讓客戶了解他的價值所在,這也是價值引導。
4. 談判的本質其實并不是客戶壓價,而是客戶在尋找低價在哪里,那么在銷售時不要去刻意降低價格就以為客戶一定會購買,而是要塑造產品的價值,讓客戶認同產品的價值,就值這個錢。
5. 客戶不買你的產品總是會有原因的,他覺得如果買了你的產品,他就會遭受“輸”,那么作為銷售就應該去了解客戶的顧慮是什么,知道問題所在就應該對癥下藥,這樣才能推進銷售。
6.當遇到銷售困境,感覺銷售進展無法向前推進時,那么就站在客戶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看客戶需要什么,我們還能為客戶做點什么?而所做的事情并不僅僅局限在業務層面,只要能夠為客戶排憂解難,為客戶著想的事情都可以做,比如關心客戶的小孩,父母等等,并且付出實際行動,你就在間接推進銷售。
我是阿咔,一個在北京工作的80后,在職場和創業的道路走過了15個春秋,對于職場經驗和銷售心得很愿意和大家一同分享交流,可以在下面的個人號找到我。每天都會有些落地的職場和銷售案例推薦給有共同興趣的朋友。
勤奮和努力是一種習慣,當你還沒有成功的時候,不要去找理由,一切源于自己,去反思自己,絕對沒有錯。
(本文原創,如果需要轉載請聯系作者微信號:wi-xihongshi)
職場人生,職場故事,職場心得,與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