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故事要起源于 karen身上,她說她一直都想把自己的一些故事,寫出來,然后作個紀念,我說:你那么年輕又沒有老年癡呆,紀念什么,她說:回憶是有,只是隨著時間的流逝、總會忘記那么一些細節。Karen知道時間雖然過去三年左右,但是karen依然記得與z相識的那天,第一次見面。
karen跟z的相識,來源于一個同住一起的女性朋友,我簡稱為小燕,兩個人的相識因為工作性質,要外出租房子,剛好karen的室友在前段時間已經搬走,一個人住著一房一廳,尋思要找個伴,也熱鬧,就因為有共同需要,要一同租房子,而彼此都覺得對方是個不錯的女孩,性格也相符而成為了室友兼朋友,深厚的友誼也因karen與小燕的同住三個多月而升級,住在一起的這段時間karen認識了z。
最初的時候小燕跟z是朋友,也是老鄉,兩個人同在一個地方工作,彼此都有屬于自己的生活,偶爾會見上一面,閑聊兩句,小聚一會,問著一些對方近況,以此表示在關心著對方,也因為這樣,在同一個地方工作的他們、這樣的同鄉友誼也維持了兩年之多,不淡不濃卻也剛剛好。
karen搬去跟小燕住的那段時間里與z相識,卻也是通過小燕的有心撮合而有緣相知,還記得第一次見面的場景,是因為z與小燕的一通電話,說是請小燕吃早餐,而熱心腸的小燕便把karen也叫上,美名其曰:帶你蹭吃蹭喝,免費的,誰讓經不住誘惑的karen因為一個小小的早餐就屁顛屁顛就跟著小燕走了,(其實是經不住小燕的熱心邀請)跑去了約定的地方,karen到了地方余光只是瞥了一眼z,連長相都并沒有看清楚,就按步就位的開始品嘗起了一天當中的第二餐、早餐,心卻想的是:反正哀家是出來免費蹭吃蹭喝的,你們聊你們的,我只管吃好就行,于是邊想邊吃。而小燕則是一段時間與z未見,用著自己家的家鄉話與z聊的熱火朝天,全然不顧karen的感受與存在,直至早餐的品嘗完畢karen也未曾認(正)真(視)的看z一眼,長相都沒來得及看清楚,就拉著小燕回去了。
回去之后,想必你也知道,女人在一起多數的話題是:男人,而男人的多數話題是:女人,所以這時候小燕的能說會道就展現的淋漓盡致了,她說:我跟你相處了一段時間,也對你有些了解,我覺得z就特別適合你,karen說:哪合適了,盡瞎說,何況我都還不知道他長什么樣呢?接著聲音乍起:怎么可能不知道,難不成,你都沒有看一眼人家嗎?那你都在干嘛?karen弱弱的說道:我在吃早餐啊,小燕無奈的看了看我,冷冷的說道:你也真是沒誰了,然后繼續說起:其實z長的還是不錯的,而且說適合你其實是有原因的,你的脾氣不是很好,而z的脾氣是很好的,人家不都說:找對象是要找互補的嗎?而且對人也好,z除了成熟穩重,比較細心之外還特別會做飯,而且你呢?既不太會做飯,脾氣不好之外還是覺得你這丫頭比較好吧又單身!所以啊避免肥水不流外人田,再多加一個老鄉的好處之外,你跟z還是可以試試的,況且以這段時間的了解,你所希望的也比較想穩定,z也是同樣的,karen隨之問道:那z像你說的那樣好,他怎么會沒女朋友呢?隨之小燕將她一軍,說karen你猜,我搖搖頭,她說:z在此之前有過一個對象,碰巧的是她跟你是同一個地方的也是湘妹子,后來因為女孩家里的原因最終跟z分開了,在這之后的一年多z就開始單著,一直到現在,所以說你們適合的原因是因為你們都想有個家而盼望穩定的感情生活,而你想找的對象要求,z都蠻符合的吧!當然除了年齡大了那么一點點之外,但是會心疼人啊!
說到這karen心里面其實已經有一絲絲情愫在開始萌芽了,她在想自己,在外生活的這些年也遇到過一些人,經歷過一些感情,最終沒能在一起,有著雙方的原因,單下一個人卻也落得安靜,只是安靜之外心中一直都還是有所向往兩人之間在偌大誠實的陪伴,一起工作、一起成長、一起生活、便可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在想象之中,小燕的一聲“喂”把karen的思緒拉回了現實生活中,停止了即將無邊境的想象,你到底是要試試還是不考慮,你倒是回個話啊!可以的話,我把QQ號碼給你,也跟z說一聲,不考慮的話那就算了,karen這時候才緩緩說道,那就先了解一下唄!至少也要讓我先看清他長什么樣才行啊,然后再考慮你說的提議,還是可以的,小燕你說呢?行,你自己看著辦吧!然后帶著江湖味的說:karen你要是想好了,需要幫寸的隨時說一聲就行。我靜靜的看著她,心里想著有你真好、有閨蜜真好,開始期盼與他第二次的相見。
其實很多時候當你覺得是緣分來臨的時候,往往卻會是擦肩而過,大多數的人都抱著試試說不定就喜歡上的態度,往往卻適得其反,真心愛上的例子卻也占大多數,其實在我們面對“緣分”這兩個字的時候,千百個人都有著千百種的回答,但是唯一比較一致的就是,相信與不相信都是各占一半一半,成功牽手的幾率也是在50%,真正在戀愛中就攜手走進婚姻殿堂的幾率在這個年代里卻低于了<10%,十幾億人里,karen說:在這個年代里沒有人會始終如一一直等你,有時候不管再忙碌的生活和工作,我們都要適當的停下來,回頭看看還在身邊的那個他/她。男多女少的比列里,何況是女生,我們都應該珍惜每一次緣分的到來和機會的把握,寧愿錯殺一百,也不肯放過一個,寧愿衣服擦破也不愿意讓自己的衣肩一塵不染,這就是二十一世紀里的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