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有乘坐這趟從上海開往山東老家的臥鋪車了。為了回家接娃來上學,我再次踏上了這趟旅程。
普通火車(綠皮車、紅皮車)最大的特點就是熱鬧,不管是坐票或者臥鋪,有很多健談者,天南海北家長里短的能聊好多。我不是健談者,不過我倒不反感這些能嘮嗑的人,很愛在旁邊聽他們說話,偶爾也能插上幾句話。
有幾次印象比較深的經歷:
第一次坐火車是2006年,那時候剛剛十八九歲的年紀,從老家去北京,同路的有一位比我大幾歲的熟人。因為家鄉是小縣城,那時候也沒有用手機提前買票的功能,所以只買到了一張站票。那次是夜車,本以為要站一夜,同路的大哥說沒事,咱有座就坐,基本上不會站的。結果還真是,一上車有空余的座位坐了一會,后來陸陸續續有人上車,再找其他座位,到了半夜十二點以后基本上就沒人上車了,還能一個人占仨座,躺著睡一會。
還有一次是大學的時候,有次和同學一塊乘車坐夜車,一夜要坐著,同學竟然能夠一夜不睡覺和剛認識的陌生人聊一路。我這個同學是男的,主要是和一個女孩聊天,有可能異性相吸吧。
有一次坐夜車,我也遇到了一個女孩,和我在一個大學上學,但彼此并不認識,畢竟大學有那么多人。有可能是同學,又是老鄉,我比較例外的也聊了不少。因為我們是并排坐的,女孩睡著的時候還歪在了我的肩上,讓年輕的我,心中的小鹿突突亂撞。。。
在火車上還遇到過一些印象比較深的人,比如有一位老人,已經七十幾歲,但看起來像是四五十歲,他在北京服兵役,自稱上世紀七十年代就坐過地鐵。當時,我還是個沒見過世面的小伙子,沒有坐過地鐵,感覺老人真厲害。
最近幾年,高鐵逐步地普及了,很少再坐普通車了。說實話,普通火車上的氣味我已經有點難以接受了,但是回想起以前的經歷,對火車上那種氛圍還是有點懷念的,也許更多的是懷念年少時的時光吧。哐當哐當的火車承載了多少我們的回憶啊!
再說說這次坐火車。上車以后,發現好多小孩子,基本上都是從上海或者蘇州回山東老家的。暑假期間,這些孩子們跟著爺爺奶奶,到爸爸媽媽上班的地方玩一段時間,馬上要開學了,他們也就回山東老家了。
下鋪的一位老阿姨,帶著自己的兩個孫女,一路上很健談。老阿姨自稱有兩個兒子,兩個兒子都是生的兩個姑娘,聽她的語氣基本上沒有抱怨,看來現在生男生女都一樣的思想已經越來越被接受,也有可能是阿姨自己生了兩個男孩,感覺還是女孩好吧。大一點的女孩已經12歲了,馬上要上初中了,路上陸續有兩三個叔叔阿姨和奶奶,都在囑咐小女孩要好好學習,努力考上好的初中,將來再努力考上好的大學。
老阿姨不僅能說,還能喝,看到售貨員賣啤酒,還不忘買一罐啤酒喝。不過,喝了酒以后并沒有耽誤帶兩個孩子,半夜三點下車的時候也提前弄好,一點也沒耽誤。
我也在半夜三點多一點,下了這趟列車,投入了故鄉的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