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年,網絡直播突然異常火爆,在風險投資和雙創潮的合力驅動下,直播領域出現了幾年前團購網站興起時“百團大戰”的場景。有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在線直播平臺數量將近有200家,網絡直播平臺用戶數量已經達到2億。同時,直播平臺之間的同質化競爭嚴重,讓人眼花繚亂。
其實直播是去年的一個風口,在各大平臺的集體努力下,這把火被吹到了社會的各個角落,呈現了一片大好的場面,在行業大潮下,很多人開始一夜成名,賺到了出乎意料的打賞,甚至有些主播一夜暴富。
不過,這種浮華似乎并不是一個正常現象。你會發現不知何時開始那些曾經風光無限的主播,也開始逐漸褪去了光環,慢慢明白自己其實還并不是明星,只是搶到了一個風口罷了。大家一直說的只要直播就能成為明星的美好愿望似乎就這樣破滅了。
其實進入2017年以來,直播領域也發生了不小的變化,不少平臺相繼倒下,如果直播的內容一成不變,只是靠單一的網紅娛樂是沒有辦法撐起直播的一片天的,直播不但會逐漸被市場所拋棄,也會被用戶所拋棄。
我覺得直播要做好關鍵是讓用戶找到參與感,而不是只當一個觀眾。就像當初的微博一樣人人都可以參與沒有高下之分。每個人都是潛伏者,每個人都在記錄,每個人都是在現場直播,微博讓每個普通人擁有了強大的背景。直播想要發展下去,就應該抓住每一個參與者,告訴大家人人都可以直播,人人都可以成為話題的參與者,話題的主宰者。而不是讓你去為了走紅而直播,為了去賺錢而直播,而是讓直播成為像微博一樣的工具,每個人都是平等的,都有參與權。
到那時候,直播將成為傳播的最快途徑,隨時隨地、無時無刻,只要有手機有網絡,任何事件都逃不過直播的威力。所以說直播也許會成為無處不在的裸暴力。
當然誰也說不好未來究竟會怎樣,畢竟未來是變幻莫測的嘛。至于互聯網的變化就更難預測了,我們也只能去試圖觸摸一下未來的脈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