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人:國家教育部 科學教育課題組專家 翁亦奇
兩個學生有這樣的對話:學生A:為什么我爸爸媽媽只看考試成績呀?!學生B:廢話,你以為他們能看得懂題目呀?!
孩子在上了小學后,家長自然而然一定會盯著孩子的成績,有的爸爸媽媽可能說:我對孩子沒有要求,成績怎樣沒關系,他開心成長就好。成績不好爸爸媽媽一樣愛你。→可是,成績不好孩子在學校能真的快樂嗎?別的老師、同學不會看不起他?中國的教育環境和素質還沒這么高水平。現在的父母和老師對孩子要求很高,孩子之間存在各種攀比,學校之間也在拼成績,外界的誘惑好吃的好玩的太多了,學習對很多孩子來說就變成很辛苦、不喜歡但不得不做的事情,而且一做要做十幾年,所以孩子不喜歡讀書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沒有動力,興趣和能力,孩子能堅持嗎?
*如何讓孩子更好更輕松地學習?翁老師從學習目的,興趣,方法,能力四個方面講解。
一,學習目的:最重要,也是家長最不重視的。
很多孩子根本不知道為什么要讀書,對學習不重視。有的孩子說:媽媽叫我讀的,爸爸說不讀就打死我,奶奶說不讀書不給吃飯。有的孩子考的好馬上拿回家給媽媽看,媽媽會獎勵他;考的不好就藏起來,怕媽媽打他罵他。媽媽在家盯著就寫作業,不在家就亂寫或不寫作業。很多孩子寫作業磨磨蹭蹭,上課不認真聽,就是因為孩子不愿意、不喜歡學習,自然就不可能讀好書。所以,要讓孩子明白為什么要讀書,讀書的目的性非常重要,要給孩子一個目標。(如孩子說想做服裝設計師,爸爸說:好!但是你一定要好好讀書,考上好大學,讀服裝設計師專業,就可以做設計師了。或者告訴孩子好好讀書以后才有能力去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翁老師分享他女兒小學六年級時做的成長計劃:
【2016年度目標】:
選讀一所好的初中(溫州杭州或其他城市)
暑假出國旅游一趟
舉辦一次畫展(200副作品以上)
【學習目標】:
以優異成績小學畢業(還有6天就考試了)
【能力目標】:
熟練使用思維導圖學習法
成為小學生漫畫第一人(畫畫進步很大,在圖書館展出了)
【成長關鍵】:
自我管理,認真完成每日必做,
家庭配合,幫助完成年度計劃
勞逸結合,創造輕松學習氛圍
【學習成長】:
認真完成作業
每天認真完成日記
每門功課考試95分以上
每周完成一張奧數題
在校刊上發表3篇文章
【身體成長】:
長高到155cm,體重控制在45公斤
每天300-500跳繩,
每周1小時登山或騎車
少吃甜食,多運動
【技能成長】:
每日作畫,準時參加學習
從漫畫向水彩過渡
觀看兩次大型畫展
【社會化成長】:
每天做一件好事(幫助家人,同學,老師或其他人)
每周認識一個新朋友
每月組織或參加一次聚會
為每位生日的同學制作生日賀卡
為自己策劃一次別開生面的生日party
邀請100人來觀看畫展
【每日必做】:
略~~日記,畫畫,英語,跳繩,閱讀
【一日常規】:
略~~
你有幫孩子做過這樣的計劃嗎?沒有計劃,孩子就沒有目標和方向,就不知向什么方向努力,有目標有計劃,才能實施。而且要制定符合孩子身心發展的計劃。
二,學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學習越好的孩子往往越是輕松。他們都是喜歡學習的孩子,認真消化課堂知識,課后完成作業,并沒有寒窗苦讀。一旦孩子厭學,想糾正就很難了,所以要在孩子讀書前,培養孩子讀書的興趣。
三,學習方法
1.游戲化學習:比如學拼音:翁老師和沒有學習過拼音的五歲女兒玩拼音游戲:爸爸讀(k- u,T-a),女兒拼(ku Ku Ku,Ta Ta Ta)。學數學:玩數字游戲,兩人手里藏著幾個硬幣,相互猜對方手里有多少個就可以拿走。學英語時:讓女兒每天回家教爸爸單詞、英語歌。→用游戲的方式引導孩子學習,讓孩子從開始就喜歡知識,培養學習興趣。
2.生活化學習:等到學齡期間,準備上小學時,讓孩子在生活中學習,讓學習應用于生活。如,讓孩子去超市買某牌子的醬油,自己拿著錢付款,媽媽可以在身后看著但別幫忙。自己坐出租車,自己去圖書館借書等都是很好的學習活動。
3.習慣性學習:習慣是個潛意識的東西,讓學習形成習慣,習慣成自然,就變成很輕松的事情。良好的習慣是一生的財富,如從小養成整理東西的習慣,每天喝水,學習,閱讀的習慣,認真做事,放學先寫作業等習慣。習慣需要堅持一段時間才能形成,有數據顯示:一個習慣的養成要經過21次的重復。有些孩子可能不需要21次就形成習慣了。如要培養孩子認真寫作業的習慣,家長遠遠坐在門邊看著孩子,如果有小動作不認真,家長及時糾正,重點是幫助孩子養成習慣。如果不會做的題,家長不用教,因為學習是孩子的事情,有問題可以打電話問老師,家長不要做了老師的工作。切記不要坐旁邊盯著陪著,幫他寫,或教他寫。
4.復述學習方法:每天回家復述上課學習了什么內容,最少三分鐘,把大概內容講給你聽,家長不要提示,復述得好可以適當獎勵。如果孩子講的很少,講不清楚,就可能沒有認真上課。復述可以鍛煉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記憶能力,對學習知識的鞏固。只要堅持,一定會有很大幫助。
四,學習能力的培養
1.學習能力:學習過程中必須要具備的能力:注意力,記憶力,思維力,觀察力,空間直覺,自信心,自控能力。
2.如何培養:訓練方法(翁老師的注意力,記憶力,思維力培養課程,自信心的培養課程,“優秀”是練出來課程中有詳細介紹)
*“7+1>2 ”:七個小時的學習,一個小時的運動。建議中小學生跳繩(強烈刺激中樞神經發育,提高思維反應能力;運動產生的多巴胺讓人開心快樂,可以緩解壓力)
*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翁老師建議:閱讀,運動,下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