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靈魂有香氣的女子》
“壞婚姻是所好學校”有感—獨立是女性自由的良藥
? ? ? 一直對徐志摩的印象是一位充斥著浪漫情懷的詩人。溫文爾雅是他的外衣,課本上《再別康橋》這首詞讓我對這個男子深深的陳情,可是讀完這篇文章,我才明白,一個男人只有在面對自己喜歡的女子時才會浪漫溫柔而多情。隨和瀟灑的詩人徐志摩在面對自己不愛的結(jié)發(fā)妻子時,冷酷殘忍至極。對這篇文章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是“他是所有接船的人當中唯一露出不想到那兒的表情的人”,這句話雖然不比之后篇章中描述的“文明離婚”“懷孕生子不被關(guān)懷”的無情程度,可是將一個女人的喜悅冷卻到底,張幼儀當時的心情是心涼了一大半,而我在閱讀的時候雞皮疙瘩起一身。張幼儀作為傳統(tǒng)中華民族“妻子”的代表,思想不夠前衛(wèi),知識文化底蘊不夠深厚,和有西學思想的丈夫之間溝通交流是被動的,被丈夫冷眼相待,將自己全身心投入婚姻中,也換不得丈夫的一句褒獎。百般嫌棄也催不毀自己的滿心自尊,自己依然為家庭默默付出。而浪漫的詩人徐志摩以不愛為由對妻子肆意傷害。
? ? ? ?喜歡書中筱懿簡單的比方:嫁給一個滿身惡習、拳腳相加的無賴算不上壞婚姻,充其量只是遇人不淑,壞在明處的人傷得了人卻傷不了心。所以當一段婚姻沒有了共同語言、精神交流,彼此相敬如賓還能維持,如果其中一人幻想浪漫和自由,那么另一方必會感受到冷酷和殘忍。張幼儀在這段婚姻中卑微隱忍卻也是收不回丈夫逃離的心,于是自己選擇了成全。 ? ?
? ? ? 張幼儀時常會懊惱自己不能像徐志摩愛戀過的女子那樣淵博多識而又溫柔浪漫俏皮,遺憾頗多卻無奈。于是在結(jié)束了一段對方無愛忍無可忍要自由的婚姻之后,自己立志為自己彌補遺憾。雖然張幼儀遭到丈夫百般嫌棄,但是自己才是別人高攀不起的那個人。如果不是在當時那個追求思想獨立,渴望沖破傳統(tǒng)思想禁錮,西學熱的時代,如果不是遇到了徐志摩,張幼儀估計會像老佛爺一樣被供奉在家里,憑借自己顯赫的家世。只是,沒有如果。所有的努力都抵不過一句不愛。好在,張幼儀沒有放縱放低自己,選擇不斷學習彌補自己無知的遺憾,成為了思想通透的獨立女性。她和徐志摩被諷刺為小腳與西服,卻在文明離婚之后華麗轉(zhuǎn)身收獲了鮮花與掌聲。
? ? ? 張幼儀是讓我敬仰的女子,一生中都在進步中不斷前行,也在承擔著自己的責任,或許自己不夠美麗聰慧,卻盡職盡責;或許不夠靈動俏皮,卻勤懇務(wù)實;或許不夠博識有趣,卻足以信賴。有人說,婚姻是愛情的墳?zāi)梗沂遣徽J同的。好的婚姻能像葉芝的詩一樣爛漫,壞的婚姻就像一所學校,自己置身于其中經(jīng)歷了最委屈的磨練,最無望的等待,最蝕骨的寂寞,最堅韌的忍耐。
? ? ? 其實,對于一個女性來說,最好的感情在于兩個人的時候有彼此,一個人的時候也能有興趣。此外,所有的婚姻事故多頻發(fā)于誘惑,而誘惑以有趣為由。所以,收獲好的感情和婚姻無外乎自己足夠有趣,見識廣闊,能夠欣賞彼此的趣味。當然倘若有一天“美麗成了膚淺,才華成了賣弄,浪漫成了浮華,情調(diào)成了浪費”也只能感慨于生活瑣碎的強大摧毀。只是責任也會努力幫助自己去維系去經(jīng)營好一段婚姻。
? ? ? 結(jié)論:從“小腳和西服”的愛情故事可以得出這樣結(jié)論:女同學們,你們可以多情浪漫愛幻想,外在可以地平線,思想靈魂要在高空中。一個值得相伴的人要是有責任心、上進心的人。有上進心的人可以不必完美,進步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