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每一次讀書,是否都是無用功?

我以為讀了很多書,卻不記得里面說了什么,是因為我忘性大,甚至覺得可能生孩子的時候麻醉打的太多,影響記憶力。讀完《實用性閱讀指南》才知道,是因為我不知道如何去實踐,突然有種被人一劍戳中內心的感覺。

作者大巖俊之也有過記不住書中內容的痛苦,為此他專門參加了許多閱讀讀書會,嘗試一年讀300本以上的書,因為他發現“成功人士皆為讀書家”。

于是他認真的研究了有效讀書的方法,在學習各種速讀法的過程中,逐漸達到了速度的極限,并且把這種方式落實到創業中,獲得了很多的成就。他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寫了這本《實用性閱讀指南》,我覺得最實用的還是他總結了一些能讓你實際行動起來的方法。

我們用黃金思維圈的方式來解讀如何讓讀書變的更有用。

圖片發自簡書App


第一步:Why-思考讀書的目的是什么?

當你讀一本書的目的和意義想清楚了,你才會讀的更投入,從而更有收獲。因為人都是趨利避害的動物,如果遇到一本書不加任何思考的拿起來就讀,你就是在浪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讀完后就想度過一個舒適的下午一樣,一無所獲。

確定讀書的目的,知道自己“想從這本書里得到什么”,再去閱讀,就能集中火力,找到想知道的信息。在讀書目的設定之前想想自己的行動目標,會更有方向感。

設定讀書目標后,要有時間意識。讀書前,看一下開始閱讀的時間,你讀完一本書要多久?一個月?一周?還是一天或是幾個小時?

真正的速讀高手,可以在10分鐘讀完一本書,并且完全理解。你會覺得這也太夸張了吧!不是讓你10分鐘就讀完一本書,而是要培養自己的讀書時間意識的習慣。

制定一本書的具體閱讀時間,這樣在內容理解、注意力集中和讀書速度上都會得到提升。

大巖俊之在書中提出:讀完后想要記得牢,必須有“輸出”。怎么輸出呢?如果你有好朋友,就可以叨逼叨跟他說說你的收獲和想法;也可以用寫下來的方式,讓自己記得更牢。這兩種方式我都有嘗試過,發現還是后一種比較適合我。因為找好朋友說說當時會印象深刻,之后再回憶,還是記不住,只記得當時觸動自己情緒的感受了。

所以,干脆“寫下來”好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第二步:How-如何更有效率的讀書?

不要試圖全部理解,丟棄80%的內容,找出重要的20%。本田直之先生在《杠桿閱讀術》一書中,曾說“一本書里的重要內容占20%,再從其中抽取80%后,所提煉的要點只占16%。如果是200頁的書,就只有32頁是關鍵內容。”

因為要想記住所有內容,很難也沒有必要。記住核心精華20%,是為了方便自己記憶,在能夠觸動你的地方展開手腳:劃線、折角、寫自己的心得和聯想、寫關鍵詞、貼彩色標簽等等,用盡一切力量對付能觸動你的核心精華,展開各種連接。

帶著感情去閱讀。因為我們感嘆或驚訝時產生的情緒波動,大腦會記得特別牢。相信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情感上一發生波動,就記得特別清楚事情。所以別面無表情的讀書,放松心情,邊讀邊調動感情,展開與自己經歷的各種想象,隨時記錄自己的情緒,只有打動你的,才是真正的核心內容。


圖片發自簡書App


第三步:What-將書中內容落實到行動,做些什么?

以終為始,從書中設定目標,想象自己達成目標的樣子。

怎么從書中設定目標?在讀一本書之前,你自己想過了讀這本書的目的,知道自己能收獲什么,在讀完書之后,就可以根據當初讀這本書的目的和收獲來寫目標了。

然后將這些行動目標,以“何事、何時、多少”具體用數字表示出來。如果無法用數字表示,也請盡量將內容寫詳細。

比如說,讀完一本關于育兒溝通的書。

然后請設定行動目標

比如管理好情緒和每次跟孩子溝通時耐心聽孩子說完,這兩個目標顯然后一個更好實現。

在設定目標時,要明白什么是“重要不緊急”的事情,比如在育兒道路上,媽媽的自我成長就特別的重要,但是沒那么緊急,因為只有媽媽的內心力量強大,才會讓孩子更勇敢的面對世界,因為媽媽有力量可以接納他的一切。

接著根據按照SMART法則,設定自己的目標。即Specific(具體的)、Measurable(可預見的)、Achievable(可達到的)、Realistic(實際的)、Time-bound(有期限的)每個單詞的首字母組成,被稱為"SMART法則。

因為如果所定目標與現實的差距太大,就會逐漸變成一件折磨自己的事情,也沒有信心去做好。

想象自己達成目標的樣子吧,越細節越好,狀態、神情、心情、五感、身體感受等等做一個頭腦風暴,越具體你就會越興奮,也更有動力去一步步行動。

目標和現實之間會有差距,最重要的就是將目標分解并一步步落實的能力。先問問自己怎么做、和誰做、在哪里做完、何時做完這幾個問題,發散思維,想想目前能做的事情。

寫了很多想做的事情之后,選出一條最想做的,問問自己“如果這么做了,會有什么結果”,想清楚之后就可以開始細分小步驟了。

到這一步你就正式進入行動模式。你想要的一切只能是你給自己,鼓勵自己、支持自己讓想法落實到行動。想想接下來這一周能干什么,把行動和想法與這個行業你認識的牛人對標,確定自己需要做些什么、不需要做些什么,將自己的行動告訴他人,這樣更有儀式感。

接著大膽去行動,要知道,大部分人在行動之后都會有好事發生。


圖片發自簡書App


所以,讀書要先確定目標,在讀書過程中注重效率,以行動來實踐,你會越來越嘗到會讀書帶來的甜頭。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