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小節的內容是記錄時間開銷,這個習慣可以讓我們知道自己的時間都用在了哪里。
在記錄時間開銷這個習慣養成之后,還要養成第二個習慣:每天制作時間預算。
如何做?
把自己一天的任務用一個列表列出,在羅列的時候大腦同時估算完成每項任務究竟要花費多長時間,這時就會發現任務太多,無法全部完成,只好進行選擇。
選擇的標準是什么?列表中每項任務的權重。
對大多數人來說,用1、2、3、來分辨任務的重要性已經足夠,他們分別代表的是:
- 不重要
- 一般
- 重要
甚至一開始的時候,只要給每項任務進行簡單的標注“重要”和“不重要”。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標注達到目的即可。
一旦開始給任務標注權重,會發現這件事并沒有那么容易,即便只用最簡單的“重要”和“不重要”進行標注,因為我們必須分辨“真的重要”和“顯得重要”,以及“真的不重要”和“顯得不重要”。
考慮之后,我們需要審視一下已經被標記為“重要”的任務,因為其中必定有一些只不過是顯得重要,而那些被標注為不重要的任務實際上可能是顯得不重要。
判斷一項任務是否“真的重要”的一個標準是:這項任務的完成是否確實對目標的達成有益。
需要注意的事情
有趣的事情
無用的事情,哪怕非常有趣都不應該去做;有用的事情哪怕非常無趣,都應該去做。
作為一個正常的、健全的、有七情六欲的普通人來講,應當時常用這個標準來校對自己的行為。
總結
現在開始把自己的目標——哪怕是不切實際的目標,當做標準來判斷自己任務的真實屬性,然后選擇“真的重要”和“顯得不重要”的任務執行。
養成哪怕任何一個很小的習慣都需要掙扎,然而貌似痛苦的掙扎在將來的某一時刻終將變得其樂無窮。
我的感想
這篇筆記其實應該在前幾天的時候就完成的,可是當自己第一遍看文章 的時候,真的不知道寫的是什么,什么重要的,不重要的,顯得重要這些,讓我覺得頭腦一片混亂。
今天拿出來寫的原因是,出去玩了一天,真的不知道寫什么,或者更準確的說應該是,今天有很多素材可我沒有發現的雙眼。于是為了完成今天的文章,一邊看手機一邊寫筆記,事實上是自己抄下來的。
但是抄完后覺得自己對這節內容熟悉了,我從中學到的是,把自己的任務按照重要、不重要進行分辨,然后辨別出顯得重要,顯得不重要的任務,去執行真正重要的。
還有一個問題,進行任務預算真的很重要嗎?答案是是的!
因為就在最近一段時間我給自己安排了一個長長的任務列表,每天都不能及時完成,有時候會很焦慮。
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我們在每天開始的時候給任務進行分類,在白天執行的時候就會省去很多的注意力,這樣才能更好的把注意力放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辨別任務重要程度的標準就是:它對于達成你的目標有沒有作用。所以還是要給自己樹立一個目標,比如我要把寫作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