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大概三個月,再次做了早飯,雖只是簡單的熱湯面條,但心里得到了撫慰。
兩天的胃反酸,讓我意識到,這半年來過的是多么的粗糙而又隨便,加班熬夜讓自己有了充分的借口可以不早起,起床直接吃午飯,并且大部分的吃食全部外賣,具體往肚子里填了些什么,自己也是糊涂的,只有偶爾下廚才感嘆一回,還是自己做飯味道好。
想起半年前做過一次胃部檢查,檢查時的痛苦和不適讓我在心里默念,如果沒有什么問題一定要好好鍛煉身體,保護自己,不要再次忍受折磨。檢查結(jié)果沒大礙,但好了傷疤忘了疼,反而生出了絲絲僥幸心理,生活作息、吃食反而越發(fā)放肆和選擇性忽視。直到看見體重計再次爆表,感知來自胃部的灼燒,才依稀記起那些壓力大就往肚子里塞東西的時刻,那些數(shù)次補貨依舊沒有余下的方便面,那些睡前的狼吞虎咽,才想起太久沒有關(guān)注自己,太久沒有認真的對待生活。
這一年來,十二點之前睡覺的次數(shù)屈指可數(shù),工作強度大的確是一個因素,但正常下班的時日依舊熬夜,每天感嘆時光飛逝,每天仍舊睡到日曬三桿。每天被各種零碎的要么雞湯、要么雞血的信息充斥,不知注意力應放在何處,不知應把精力放在何處,常常毫無目的的刷著朋友圈公眾號,焦慮著、不安著,被動者、困惑著。
了解自己嗎?淺層次,什么發(fā)型、衣著適合自己,標準體重是多少,自己是什么體質(zhì),身體在何種情況下會有感知和反饋?深層次,什么樣的感情和環(huán)境會觸動自己,讓自己恐懼或安心,自己的性格如何,喜歡什么類型的朋友,潛藏在深處的意識是什么?僅僅從自己出發(fā)就有很多的信息需要搜集整理,好多問題需要解答。
董事開始已被教導,做事情要認真。“認真”的定義是以嚴肅不馬虎的態(tài)度對待事情。可大多數(shù)時候,確實極度缺乏認真的態(tài)度和方式。不反思、不復盤、不思考。生活包含了太多方面,工作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無法分離,不能并列,認真的對待生活,對生活的掌控程度會增加,當你對你的衣食住行,精神心理都有過觀察思考,認真對待以后,得出的結(jié)論越多越會讓自己有底氣面對生活,人總是更愿意面對自己可以掌控的事物。可以對自己誠實一些,欺騙自己和感動自己是再容易不過的事情,客觀面對自己也許會更輕松。
從細節(jié)開始,發(fā)現(xiàn)自己,調(diào)整自己。
認真對待生活,于我而言,真的要從一餐早飯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