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著“學以致用”的原則,接下來我會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來聊聊我對這個話題是怎樣理解的。
1 拒絕伸手黨
在這之前,自認為能算的上朋友的也就那么兩位,其中還包括一位想請其幫忙孩子入學問題而逐漸疏遠的朋友,之所以 落的那么慘,本質上還是因為對社交沒有明確的認識,對“朋友”這個概念有很深的誤解,曾經,我認為的朋友雖然談不上兩肋插刀,但在危急時刻也能施以援手的,看,問題就出在這,我總是單方面的要求對方能給予一定的幫助卻忽略了自己能給別人帶來什么樣的價值,這個世界上除了自己的爸媽 能夠無條件的為我們付出,別人沒這個必要。
2饅頭和水
朋友說“你這個人啊,挺實在,就是一陣陣冒傻氣兒,別人明明快渴死了,你不給水喝也就罷了,還非要把自己唯一的饅頭給人家,心是好心,可是給不到點兒上,人家不領情你還氣的半死!”是啊,每每周圍的人遇到個什么困難,我總巴兒巴兒的沖上前去非要做點什么,也不去看看人家需要哪些幫助而亂幫一氣,到頭來反而弄得自己不好意思,所以,朋友,如果你渴了,我會給你一瓢清水,而不是噎人的干糧。
3吃瓜群眾
雖然加入小灶群大概也有半年的光景了,但是參加晨讀輸出的次數卻是屈指可數,每當看到誰得到最佳感悟了,誰又得到 了哪些進步,心里總是干著急,而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瑣碎總能讓我亂了手腳,無法專注于小灶群的各種活動,還好貓叔治百病,我決定扔掉手里的瓜,跟著大家去進行半年的馬拉松,我相信,到達終點時,我會煥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