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7年6月5日,周一,小雨轉陰。早上起來,習慣性的點開『剽悍晨讀』,發現今天沒有分享新書內容,而是搞了一個有獎活動,興致勃勃的回復了“我的晨讀收獲”6個大字后,就去干別的事了。過了一會再仔細看看,原來是我理解錯了,沒看到括號里面的字(字數建議:50—200),趁時間還夠,趕緊刪掉留言重新回復,可惜沒能上墻。
好吧。雖然獎品與我無緣,但是正好可以借今天的活動和空檔翻看一下自己的隨想筆記,并對兩個月來的學習經歷進行一下復盤。
『剽悍晨讀』公眾號是從4月6日開始正式推文的,每天的內容都可謂干貨滿滿,這其中有學習方法、溝通技巧、生活方式、自我提升……在這里,真心感謝剽悍晨讀內容組,是你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以及辛苦和用心,讓我在這兩個月的時間里收獲多多。
以前的自己,雖說也看書,但大多是一時的心血來潮,要么是京東、當當搞活動買幾本,要么是利用kindle隨便看看電子書,想起來就看看,看完也就看完了。從沒有認真思考過作者想表達的核心內容是什么,以及如何通過此書去指導自己更進一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有時書中確有那么一兩句話能讓自己產生共鳴、熱血沸騰,可是沒能及時記錄下來形成文字,結果也就華麗地錯過了。
說來很巧,我也是4月6日當天正式進入小灶群的,可以說是與『剽悍晨讀』一道成長至今。兩個月來,我堅持寫晨讀及話題,雖然中間有過幾次的中斷,還好沒有掉隊。在這里,也要感謝我們五班這個大家庭,是你們的熱情包容,積極向上鼓勵我至今;更是你們的優秀、努力和年輕,激勵我至今。
以前的自己,在大多數事情上都是三分鐘熱度,始終活在自己的舒適區里。自從來到小灶群,看到有那么多比我年輕、比我有天賦、比我優秀的人,還比我努力,這種激勵是巨大的。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和堅持,感覺整個人充實了,執行力也變強了,更是養成了閱讀、思考、寫作的習慣。兩個月來,我堅持手寫晨讀摘抄筆記,在簡書共更文94篇,其中公開發布34篇,收獲喜歡53個,從未獲得過晨讀最佳。面對以上數字,我總是自我安慰:“慢慢來,一切都來得及?!毙膽B固然是好的,但是還得仔細分析一下原因!
【思考1】每天晨讀內容到底理解了多少?吸收了多少?
其實,之所以沒能堅持每天系統輸出晨讀感悟,還是因為手寫摘抄筆記要比系統更文來的容易一些。照本宣科的提煉晨讀內容,拍照發群里,萬事大吉。實際上,對于真正理解并運用晨讀中的內容還是有一定的距離的。多少有些形式主義。
所以,我認為千萬不要為了堅持寫晨讀筆記而走形式主義,不管采用什么方式,都要腳踏實地的結合個人實際寫感悟,并真正理解書中的內容。
【思考2】晨讀內容并不是每一條我都能寫出自己的感悟,怎么辦?
這不是作文考試!
這不是作文考試!
這不是作文考試!
其實,沒有必要去逐條拼命思考,只需要根據筆者想要傳達的內容,關注自己想關注的、感興趣的內容就好了。重點放在“對自己很重要的內容”上即可。即便其他內容在客觀上很重要,但是如果這些信息無法與你在感性層面上產生共鳴,那么讀多少次也不會有感想。
【思考3】擔心自己寫得不好?
這就需要擺正心態。
如果一心想寫得完美,只會讓自己越來越難下筆。
即使感覺自己沒什么好寫的,也要先拿起筆或打開文檔來寫寫,說不定就有驚喜在等著你。
我認為,具體的感悟可以借鑒『FFC法則』:
你的感受和啟發?——Felling
作者傳達的內容?——Fact
與之前的經歷和感受相比有何不同?——Compare
關于跑步,經過近4個月的堅持,目前已經養成了定期跑步的好習慣。每次我覺得時間緊,不想跑的時候,我總這樣想:今天的目標是7公里,也就是40分鐘,跑步時還能聽書,不都說“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要在路上”嗎?我既能跑步又能聽書,一舉兩得,多好!
同樣,不想寫文章時也應這樣想,這又不是作文考試,我有多少感悟就寫多少,反正,坐下來寫,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