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號打卡
醫學與哲學:
首先,我承認,這個題目對于現在的我來說確實有點大,論場合,它也許更適合出現在某教授或者長江學者演講的ppt上。然而,既然是作為個人的學習回顧,那就暫且讓我私下借著題目發揮一下~
作為大學生,馬哲課應該是每個人的必經之路,對于醫學院校來說也不例外。在我看來,哲學一直是個很模糊的概念,然而經過幾堂哲學課之后,又覺得它會以各種形式在生活當中出現。(能力有限,舉例還是免了)
然而,直到接觸人體解剖后,才開始對于醫學與哲學的關系有所了解。
1.外科其實是最樸素的唯物主義,不論是從各個血管的命名,亦或是是手術解決方案。哪漏補哪,哪塊堵了通哪。心臟就是一個血泵,肛腸相當于“下水道”,把人比作機械的組合之說確實有所依據。
2.作為醫生,最開始比的也許都是知識的廣泛,基礎的功底以及技術的熟練,然而真正決定一個醫生向大師級的轉型與否,在于個人能否化多為一,將各個學科的分支融會貫通,貫穿于人體,化為統一的哲學思想,以不變應萬變,這才是大家應有的風范。
所以,建議勵志從醫的熱血青年們,任何知識不論如何邊緣,都有可能成為你今后走出瓶頸的一把鑰匙,一定把握機會,不要輕言放棄。
ps.以上僅代表個人猜想,不喜勿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