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放方式
我最愛的一樣小吃是涼皮,白色的涼皮上,淋上芝麻醬、麻油辣椒油,拌勻后抄起來,涼皮透亮,裹著濃郁的醬汁,想一下就已經流口水了。
很多時候會把涼皮打包帶回家吃。常常偷懶,把打包的塑料袋直接放在碗里,解開袋子直接吃,吃完后把袋子丟掉,連刷碗的力氣也省了。
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并不覺得這有什么不妥,但是,不知道從哪一天起,我意識到這種吃法太糟蹋美食。美味的食物兜在白色塑料袋里,白色塑料袋套在塑料碗或不銹鋼盤上。色香味再好的美食,瞬間失色。想一下就已經食欲全無了。
問題出在盛放食物的方式上。如果丟掉塑料袋,把食物直接盛放在白凈的、大小合適的瓷器里,沒了那層塑料袋,在白色瓷器的襯托下,食物本身的光澤會變得更賞心悅目,紅得更亮,綠得更翠。所謂大小合適的容器,我覺得應該是食物最多只占據容器的六成空間,充裕的空間產生美。這才是食物應有的歸宿。
就像10元店里,商品見縫插針似地擠在一起,給人一種強烈的壓迫感,而精品店的櫥窗里只會零零散散地放少量的東西,給人一種悠然的愉悅感,這樣才顯得漂亮。同樣的名牌包包,放在前后兩種不同地方,給人的感覺是截然不同的。
差不多就行?
買一套漂亮的陶瓷餐具并不會花很多錢,刷一次碗筷也用不了幾分鐘,可是,為什么我曾經就那么不講究呢?真的是因為沒錢買碗筷嗎,真的是因為沒時間洗刷嗎?都不是的,思來想去,我發現根本原因是,對生活品質要求太低。
沒有人會覺得把飯菜用塑料袋套著放在不銹鋼盤里很美觀。在這一點上,大部分人的審美能力應該都是過關的。只要有一點審美能力,就應該會認可食物放在白凈的瓷器里更美,新電器撕掉保護膜后更美,毛絨娃娃去掉透明包裝紙更美。
明明知道不美,但是對生活品質要求低,湊合能吃就行,覺得差不多就行,慢慢變得麻木,感受不到生活中細小的美好。于是,在這件事情上“差不多”就行,那件事情上也“差不多”就行,最終導致自己的生活“差很多”。
一日三餐,稍微花那么一點點心思,精心擺放,做一點美麗的修飾,或許是換一套餐具,或許是添一張桌布,或許只是細嚼慢咽,或許只是吃飯時只專心吃飯,哪怕是同樣的食物,享受時心情都會便得好許多。心情愉悅了,接下來干什么都有勁,不是嘛。
情趣
提高對生活品質的要求,讓日常的小事盡可能的美麗,盡可能的愉悅,這應該就是情趣吧。情趣,讓簡單的事情發生不平凡的改變。
比如吃水果,哪怕花一丁點心思,就能獲得完全不一樣的體驗。比如圖中這兩盤獼猴桃,下邊的顯然更好看,甚至吃起來也覺得更好吃,因為心情更好嘛。
比如說寫日記,不少人都覺得很難堅持寫,我之前也是這么認為,但是自從買了讀庫的日記本之后,我和老婆養成了睡前寫日記的習慣。一天都不落,因為日記本實在是漂亮雅致,我們買的是《日課》和《日禪》系列。在這件小事上多花了一點心思,幫助我倆養成了寫日記的習慣,每天花十來分鐘,坐在書桌前,讓思緒帶著喜怒哀樂從筆端流淌到紙上。偶爾翻閱,生活中又多一些樂趣。
其實,一個又一個單獨的日子就是我們所擁有的一切。我們吃飯,我們睡覺,我們沐浴,這一件件的小事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多花一些心思,不僅能讓食物更美味,還能讓我們的生活更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