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黑以后。
有人結束一天的工作,有人迎來真正的繁忙。
有人歸家似箭,有人出走迷茫。
有人享受著最后的瘋狂,有人丟下白日的假面。
有人奮力逃離,有人勇敢直面。
天黑以后,困惑、恐懼、秘密、憤怒、暴力、犯罪......一切顯形于無垠的夜幕。
《天黑以后》,村上帶我們跟隨空中某一視點,靜靜注視深夜11點至清晨6點的光景。主人公淺井瑪麗,一個相貌平平、不善社交、不夠自信的女孩,夜晚離家在一咖啡館看書。姐姐淺井愛麗初中起就是雜志的封面女郎,正在家里長睡不醒。
相對姐姐驚艷的外貌,從小父母就一直跟她說:你長得不好看,所以至少得把書念好,不然真就沒辦法了。
在長期與姐姐的對比中,瑪麗缺乏自信,甚至自卑。
但這個夜晚,在與高橋的談話中,瑪麗得知姐姐羨慕著自己的自立,羨慕自己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
瑪麗詫異:“在某種程度上,我是活得自立一些。這我明白。但結果卻是眼前這樣一個我,弱小,微不足道,缺乏足夠的知識,腦袋也不算靈光。人長得不漂亮,又沒有誰珍愛我。這么說的話,我也沒有成功地確立自我呀。生活圈子狹窄,還左搖右擺,立足不穩。”
高橋說:“對于你來說,現在還只是準備期,不能這么簡單地得出結論。你大概屬于那種成長期比較長的人。”
也許你正處于準備期。
也許你屬于成長期比較長的人。
也許我們和瑪麗一樣,正處于這樣的時期,正是屬于這種類型的人。
前路漫漫,卻不知方向;心懷夢想,卻受到質疑;努力抗爭,仍不見起色。
時常感到自己的渺小與無力。渴望改變社會的不公,卻發現自己只是世間最最平凡的螻蟻,時刻受著規則的限制;知道“自由在高處”,卻發現通往高處的路布滿險惡,而自己勢單力薄;夢想遠游他方,卻發現口袋干癟,余額不足。
迷茫、糾結、沮喪、落寞......像瑪麗一樣,質疑著自己。
此時,我們也需要像瑪麗那般,聽從蟋蟀的建議,做一個“一點一點地,一滴一滴地靠自己努力的人”,“孜孜不倦地像森林里的鐵匠那樣”,“做事不可以半途而廢”。
也許在一點一滴的積累跋涉中,我們就能慢慢成長,長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像禾苗一樣,于暗黑的夜里一點點積蓄能量,悄無聲息的拔節,成長。
汪國真說: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
所以,縱然道阻且長,也終會抵達遠方。
大冰說:到死,我們都是需要發育的孩子。
所以,不要孤單,此時此刻,千千萬萬人正與你一同努力。
一點一點地努力,一滴一滴的積蓄,慢慢就能找到屬于自己的成長節奏。也許途中會被許多人趕超,但一定要保持自己的節奏。如村上春樹在查爾斯河畔為馬拉松做準備時那樣,盡管不時被大概是哈佛新生的女生趕上超過,看著她們似乎有些好斗的馬尾辮子,仍保持自己的步調:優哉游哉跑下去。因為“她們自有其步調,自有其時間性”,而我們也有我們的步調,我們的時間性?!皟烧弑臼清娜幌喈惖臇|西”,我們與他人的前進速度相異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天亮之前,高橋向瑪麗許諾等著她明年從中國留學歸來;
天亮之前,瑪麗趕回家,緊緊抱住姐姐,像記憶里最親密的那樣。
因為問題在最深的夜里找到了答案。
縱使夜再深再長,也有黎明的到來。
縱使問題再難再久,也有解決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