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生活、 工作中, 我們 遇到 不公 平和 困難 時, 往往 容易 抱怨, 但是 抱怨 對 解決問題 毫無 幫助。 如何 才能 做到 不 抱怨?
我們 在 生活 和 工作中 為什么 會 抱怨? 無非 幾個 原因:
一是 遇到 了 自己 解決 不了 的、 不公平 的 事情。 其實 一件 事情 本身 公平 與否, 我們 是 沒有 一個 評價 標(biāo)準(zhǔn) 的, 也許 從 你的 角度 來看, 這件事 是 不公平 的, 但 從 別人 的 角度 來看, 也許 是 公平 的。 抱怨 實際上 是對 自己能力 的 一種 否認(rèn), 因為 你 認(rèn)為 自己 解決 不了 眼前 遇到 的 問題。 如果 你 真的 能夠 解決問題, 那么 你會 采取 方法 去 行動, 而 不是 抱怨。 比如 你 遇到 了 不公平 的 事情, 你就 會 直截了當(dāng) 地 與 對方 溝通 交流, 爭取 公平 的 結(jié)果。
二 是 為了 推卸責(zé)任。 比如, 你 和 兩三個 人 共事, 遇到 問題 之后, 你 可能 就會 抱怨 另外 兩個 人 沒有 花 力氣, 或者 做事 情 不對。 原因 是什么? 是你 希望 把 本來 應(yīng)該 自己 承擔(dān) 的 責(zé)任 推卸 出去。 這種 事情 特別 常見, 比如 夫妻 之間 因為 生活 中 出現(xiàn) 的 問題 而 互相 抱怨( 比如 帶 孩子 的 問題)。 發(fā)生 這種 情況, 最主要 的 原因 就是 雙方 都 認(rèn)為 責(zé)任 不在 自己。 其實, 這個 世界上 很少 有人 能夠 清楚 地 認(rèn)識、 承認(rèn) 并 改進(jìn) 自己的 問題。 現(xiàn)實 中 很容易 產(chǎn)生 出現(xiàn) 問題 后 把 責(zé)任 推卸 給 別人 的 情況, 因為 這樣 自己 就會 感覺 輕松 一些。
三是 喜歡 抱怨 的 人 一般來說 都 缺乏 理性 思維, 比較 感情用事。 感情用事 的 人 一旦 遇到 事情, 不會 先 退一步 去 分析 思考 如何 解決問題, 而 是由 著 情緒, 跟 人 吵架、 抱怨 和 指責(zé)。 所以, 感性 思維 和 情緒 化 的 人 更加 容易 抱怨。
抱怨 在 我們 的 生活 和 工作中 很 常見, 而 抱怨 最大 的 問題 就是 會使 人 陷入 惡性循環(huán)。 當(dāng)你 不停 抱怨 時, 你 周圍 的 人 會對 你 產(chǎn)生 不滿, 這種 不滿 會 讓你 看到 周圍 人 更多 的 不好 之處, 你的 抱怨 就會 增多, 久而久之, 你 可能 會 成為“ 怨 男” 或者 怨 婦。 如此 一來, 周圍 沒有人 愿意 與你 交往, 你 失去 機(jī)會、 失去 別人 的 喜歡 和 關(guān)愛 的 可能性 就會 非常 大。 逐漸 地, 你會 認(rèn)為 社會 對 自己 越來越 不公平, 你 可能 會 產(chǎn)生 越來越 陰暗 的 心理, 最后 極有 可能 精神上 極度 緊張, 甚至 會 得 憂郁癥。 面對 這樣 一種 狀態(tài), 你 渾身 充滿 了 無 力感, 除了 抱怨,不知道 如何 去 改變。 但是, 實際上 你 稍微 冷靜 下來 思考 一下, 你就 會 發(fā)現(xiàn) 導(dǎo)致 這種 四面 樹敵 的 狀態(tài) 的 最 根本 原因 就在 你自己 身上。
那么, 我們 如何 才能 做到 不 抱怨 呢?
首先, 用 積極 的 心態(tài) 看待 你 身邊 發(fā)生 的 事情。 你 需要 了解 遇到 的 問題 具體 是 怎樣 的, 你 可以 先不 下 結(jié)論, 可以 先不 擺明 態(tài)度, 但是 你要 去 思考 如何 從根本上 解決問題, 應(yīng)該 采取 什么樣 的 態(tài)度, 用 什么樣 的 方法。 其中 有一個 核心 點 就是 要去 尋找 自己的 問題, 不要 總 認(rèn)為是 別人 的 問題。
其次, 要 思考 自己 應(yīng)該 承擔(dān) 哪些 責(zé)任。 遇到 問題, 要 客觀 看待, 了解 別人 對 你 做事 的 看法, 反過來 思考 到底 是不是 因為 自己的 缺點 和 錯誤 造成了 現(xiàn)在 的 情況。 因為 人類 最大 的 問題 就是 很少 能 直 面 自己的 缺點, 很少有人 會 認(rèn)為 自己 有問題。 比如, 小氣 的 人 從來不 認(rèn)為 自己 小氣, 斤斤計較 的 人也 不認(rèn) 為 自己 是 斤斤計較 的。 因此, 在 遇到 事情 的 時候, 我們 應(yīng)該 從 自身 找 原因, 改正 內(nèi)在 的 缺點, 承擔(dān) 起 應(yīng)該 承擔(dān) 的 責(zé)任, 成為 一個 更 受人 歡迎 的 勇敢 者。
再次, 不要 用 情緒 化 的 方式 對待 問題, 而要 用 理性 的 思維 去 分析 你 遇到 的 不公 平和 困難。 比如, 問題 是否 真實 存在? 如果 真實, 怎么 解決? 解決 的 過程中, 如何 能夠 讓 自己 取得 勝利, 并且 讓 別人 感覺 舒服? 因此, 遇到 問題, 我們 應(yīng)該 雙向 思考, 讓 自己 擺脫 無 力感。
一個人 除了 抱怨 和 吵架, 沒有 任何 解決問題 的 能力, 是 一種 無能 的 表現(xiàn)。 而 這個 世界上, 沒有人 會 喜歡 無能 的 人, 尤其是 一個 既無 能 又不 斷 抱怨 的 人。從 這個 意義上 來說, 我們 應(yīng)該 培養(yǎng) 自己 陽光、 積極 向上 的 個性, 培養(yǎng) 解決問題、 承擔(dān)責(zé)任 的 人格 和 氣質(zhì), 這樣, 我們 就會 發(fā)現(xiàn) 世界 其實 很 簡單。
不去 抱怨 外界, 自己 多 承擔(dān) 一些 責(zé)任, 你的 生活會 過得 更加 輕松 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