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面面觀》是福斯特唯一的文學批評專著,是公認的20世紀最重要的小說美學的經(jīng)典名著。
《小說面面觀》這本書是從事小說寫作、文學批評與賞析者了解小說藝術奧秘的必讀經(jīng)典。
《印度之旅》后,福斯特就將重心轉向了講學與文學評論。
1927年,他應邀到劍橋大學開設講座,一系列演講成為《小說面面觀》的基礎。
全書共分九章,涉及小說的七個層面,故事、人物、情節(jié)、幻想、預言、模式、節(jié)奏。
福斯特認為,小說家的任務即是熟練地駕馭這些面向,做到“面面俱到”。
《小說面面觀》是福斯特唯一的文學批評專著,是公認的20世紀最重要的小說美學的經(jīng)典名著。
? ? ? ? ? ? ? ? ? 總序
英國作家愛德華·摩根·福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1879-1970)一向是文學界的寵兒,有關研究著述可謂汗牛充棟,所以本文首先主要從閱讀的角度對這套叢書做個簡單的介紹。
文學作品的直接閱讀無疑非常重要。會讀書的人都知道,看作品以有感為上,有所啟迪更佳,可以一直讀到舒心快意,能與有識者共賞古今世界文學經(jīng)典之瑰麗,品味螻蟻人類勤奮思考之精華。
這套叢書所選的書目就都是福斯特的代表作,從中可見“這一位”所貢獻的瑰麗與精華:
長篇小說《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Where Angels Fear to Tread,1905);
《看得見風景的房間》(A Room with a View,1908);
《霍華德莊園》(Howards End,1910);
《印度之行》(A Passage to India,1924);
文學評論《小說面面觀》(Aspects of the Novel,1927);
《天國的公共馬車:E.M.福斯特短篇小說集》;
《天國的公共馬車及其他故事》[The Celestial Omnibus and Other Stories,1911]和《永恒的瞬間及其他故事》[The Eternal Moment and Other Stories,1928]這兩部短篇小說集的合集)。
作品時間跨度為從1905年到1928年,這正是福斯特的創(chuàng)作巔峰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