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摩洛哥的風中都藏著詩句”
深夜,開著一盞小燈, 打開《Casablanca》的單曲循環。
就好像,好像自己又站到了那片土地上,又回到了那個美麗而深邃的夢中。
出發之前,我不停在接受許許多多關于摩洛哥的負面消息:不能洗熱水澡、沒有空調和WiFi、東西會被偷、無法跟當地人交流、水土不服要生病……
坦白的說,當時我是后悔的。
我后悔為什么僅僅因為《Lonely Planet》上的一句“摩洛哥是一生一定要去的十個地方之一”,就放棄了早已match的烏克蘭的項目,帶著滿腦子的莽撞和不知從哪冒出來的熱血,一意孤行跨過大海大洋山川丘陵,來到了這片與我的家鄉有八個小時時差的土地。
在去摩國的夜晚,趴在飛機上看到的星星點點
“原來這真的是一個‘天圓地方’的世界呀!”
我的項目是在周一到周五教一些成年人基礎英語知識(摩洛哥官方語言是法語和阿拉伯語,英語的普及度不高)。
充分利用周末和調休的時間,我走過了摩國十一個城市,看過了非洲大陸的銀河和流星,踩過撒哈拉沙漠上軟軟暖暖的黃沙,聞過大西洋一樣腥腥的海風,踏過地中海藍的不像話的浪花。
海風是咸的,浪里是充滿棱角
有那么一個瞬間,我想深深擁抱這片大海
感謝小伙伴的小伙伴的沙漠星空圖,讓我不至于只剩下回憶
凌晨兩點,我躺在撒哈拉的沙丘上,看著月亮一點點落下,天空中沒了日月,只有滿天的繁星。深邃的夜空在此刻就像一面大大彎曲的穹蓋,慢慢的在遠方與地平線相合,而我,就被裹在這目不暇接的美麗里面。
原來真是一個“天圓地方”的世界呀!
盡管我清楚地知道這不過是一個謬論,但我還是打心眼里羨慕古人他們可以經常看到這么美的景色。
世界這么大,不去觀世界,哪來世界觀?
一身熱情的駱駝客
“要始終記得包容和尊重呀!”
“他們根本不是真正的穆斯林!”
在一次英語辯論課上,當提到ISIS時,我們的學生們憤怒地說到。
帶著一絲對穆斯林的誤解,我就這樣走進了他們的生活,習慣了他們每天五次的禱告和凌晨兩點全城喇叭播放的誦經聲,這完全不同于我的祖國的生活與文化。
我的學生們對中國文化充滿了好奇,他們強烈渴望學習中文
在這世界上連葉子都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那就更不要期望不同的地方文化背景會如何相似。
所以當我崩潰的發現我帶的短褲全部不能穿時,課堂上年齡最小的男生告訴我他們一個穆斯林男人可以娶四個妻子時,我最喜歡的女學生的老公竟然是她的叔叔時,我選擇隱藏起我臉上的錯愕與無法理解,吸一口氣,笑著說:“wo,it is amazing !”
世界這么大,有太多種不同的文化,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尊重包容并去盡力理解。
當你不了解一種文化時,記得千萬不要妄加評論,你只管去聽,只管去看,這樣你才會得到你真正想知道的東西。
畢竟,我們之所以千里迢迢來到異國,不就是為了找到那種culture shock帶給自己的反思與自我重塑嗎?
雖然不太能理解,他們為什么要用手抓著吃,但用勺子吃的我,還是吃的津津有味
穿長褲一個暑假,至少我的腿是白的;
他們覺得一個妻子就足夠他們愛一生;
我的學生和她的丈夫也十分相愛……
好像……這樣也沒什么不好。
你可以跳舞,我可以作詩,那我們各行所長,相互配合,這就是最好的我們
“如果有什么事情是一個笑容解決不了的,那就兩個!”
“Do you know the meaning?”
如果沒記錯,這絕對是我在課堂上說的最多的一句話。看到下面一片茫然和搖頭,我又一次哭笑不得,接著下面就會傳來一片心領神會的笑聲——又到了Google翻譯出場的時間了:)
學生們理解不了難一點的英語,阿語和法語我又只會“謝謝”和“你好”。不過,這好像并不妨礙我們之間的交流和感情。
肢體語言和笑容一定是世界上最聰明的語言。
當我的學生抬起頭,指著手機上的地圖,笑的露出一口白牙時,我就知道這是我掛念已久的動物園的地址;
當我問起他們的傳統美食時,看到他們臉上開心的笑容,我想那一定很好吃;
當我旅行結束回到課堂向他們提起美麗的舍夫沙萬時,他們自豪的笑著,笑容熠熠生輝……
始終稱自己是cook的廚師小哥,是我們的學生里最熱情的一個
我最喜歡的美麗藍色小鎮 舍夫沙萬
“如果有什么事情是一個笑容解決不了的,那就兩個笑容!”
真想就這么笑著跳著,做一個快樂的浪子,有家,有朋友,心中懷揣世界。
翻翻手機里的照片,好像全是開心笑著的啊:)
生活還在繼續,我回到我的家鄉,再次過起大學生活,看上去似乎一切仍和以前一樣,可是有些東西,是再也不會忘記的啊。
它們時時刻刻提醒著我:
要去看更大的世界,要觸摸更好更圓的月亮,要做更好的自己。
人生有時,江湖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