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為何對探花情有獨鐘,這是為什么,狀元可是要比探花的待遇高

中了探花比狀元更高興?編故事的人都不會這么說。那這個說法又是哪里來的呢?其實,這說法也就是最近才冒出來的,理由是探花長得帥,所以中了探花的男子更高興。顯然這是胡扯。


探花的由來


古人在確立了科考制度后,就有了名次之分,后來第一名起名叫狀元,第三名起名叫探花。有些人不知道為何,認為探花是選擇那些長得俊美的男子,所以就認為古人中探花更高興。但是探花之選,真的是看人的外表嗎?顯然不是。探花的叫法最早出現在唐代,不過那時候可不是特指第三名。當時,狀元頒發出來后,同時參加考試并高中的學生會到杏林接狀元,并提前選好幾個英俊的男子出去采花,這樣等狀元來時,他們就獻花了。后來的朝代,雖然杏林不再使用,但唐代時的名稱仍然保留,但由于沒有插花的過程,第二位有了一個特定的名稱,所以探花就叫了并也是第三位。

探花真的好嗎


從上面我們就能看出,其實在最開始的時候,那些探花就像是一些仆人一樣,被選出來去拿花,迎接狀元,兩者的身份地位,在這個時候已經做了明確的區分,一個天一個地,地位懸殊。如果知道了這段故事,還有人認為古人更愿意做探花郎,這真是崇拜這些人思想的一種方式。后來,雖然沒有采到花,但它們的地位保持不變。狀元還是狀元。一些人得到了君主的認可,許多人直接留在首都。幾年之內就能獲得極大的晉升,甚至很多宰相都是狀元出身。如果是考了個第三名,很多時候只能去翰林院,甚至直接被丟到地方任職,幾年見不到皇帝,縱然有天大的才能,皇帝看不到也是白搭。


連秦檜都想讓自己的孫子做狀元


秦嵐是南宋的罪犯。他也是中國歷史上公認的叛徒。他受到了人們的辱罵。但是他當時能夠混的很好,顯然這是一種技巧。這樣的人非常關心錢的狀況。為了確保他的家人繼續繁榮,他利用自己的職位來試壓監考官。因為當時他的孫子參加了考試,他想讓他的孫子成為狀元。出乎意料的是,考官正直,完全不理睬他并直接讓他的孫子取得第二名。后來,當殿試時,皇帝應該照顧他的臉面,并將他的孫子推上狀元。那知道他再次失敗并成為第三名。于是原本期盼的狀元,就變成了探花,讓他們非常郁悶。由此我們也可看出,正常人都在追求狀元,甚至不惜利用自己的職權!


所以,顯然中了狀元的人,比探花更開心。為何有除了題目中的說法,想必是現代人讀書太少,不了解古人科考意味著什么,而且也不知道探花的由來,所以才胡亂猜測。其實道理和現在一樣,原本能上清華,結果卻被調劑到新疆,如果這樣都能說開心,那只能說病的不輕了。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看簡介以為是很嚴肅的文風,讀了才發現是我很喜歡的“話嘮”風格,作者在碎碎念里講故事。 主題是沒有接觸過的“盲人”,...
    葉小靜Stamy閱讀 157評論 0 0
  • 18.6.30 六月的最后一天,18年上半年的最后一天,畢業季的最后一天,家駒的忌日,歸來后兩個月的最后一天……還...
    蕭筠閱讀 465評論 0 1
  • 可能你會覺得我說出的話很傻 像個什么都不懂的孩子 你可知道 我對你說出的每一句話 都無法掩飾我想要更加認識你的心情...
    不講道理的獅子閱讀 497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