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閱讀
原文:給家人寫封信
閱讀感受:沒想到我對這一章內容如此排斥。我知道與家人溝通是最好解決問題的方法,但是在我的生命經驗中竟然找不到一件與家人溝通的成功案例。我們好像從來沒有學習過這一課程。聽得最多的是:“大人說話小孩插什么嘴。大人的事小孩不要插手。”大人和小孩天然被分為兩個陣營,我好像從未被信任。
去年七月家里出了一件有史以來最大的事,需要打官司。我們全家人立刻像炸開了鍋。邢大海基本都沒怎么參與其中,后來他想參與還被我爸媽拒絕了。就我們三個人在家竟然從夏天一直吵到冬天。當時,家里人都非常無力,但是都有自己的堅持。最痛苦的是,有一次我媽竟然一邊說不管了,一邊放棄所有與我們溝通的渠道。
讓我看到我們家三個人表面上看來是一體,其實每個人都在做每個人自己的事,都不讓步。遇到困難可能本能后退,拒絕合作,最后也不愿意溝通。最大的利器就是那句“隨便你們!”,不按照某一個的意愿,那個人就會生氣,非常生氣,生悶氣。傷害自己也在傷害其他愛他的人。這個人尤其以我媽為代表,而我,也是完全承襲了她的這種習氣,我知道的。我媽感覺一直在受到傷害,沒有人聽她的,所以她也一直跟自己過不去。而這種習氣在她另外兩個姐妹——我的大姨和小姨身上也一模一樣,可見這顆種子來自于我的外婆。
就我爸來說,跟他的溝通還可以稍稍順暢進行,但是流于表面。如果是深入的情感,他會害羞。因為我們從來不習慣這樣深入交流自己內部的感受,好像交流這部分感受就感覺是在剖開自己,我們自己都會害怕。那種“不好意思”讓人尷尬,讓人難堪。這種感覺也在我和邢大海的交流中存在,他也實在不習慣這樣跟我深入交流。即便是他想要跟我結婚的時候,也是用一種戲謔的說法表達他不好意思開口的感情。如果我們吵架了,我想坐下來好好跟他談談,他會用各種方法打斷我,然后遠遠地跑開,讓我屢次受挫。現在我已明白他不是故意,他不習慣這樣他不會,他也沒有辦法。我們都知道剖開傷口讓膿流出來很痛,但是我們都不愿意去動他,只得讓他“順其自然”。說起來好笑,好像我和邢大海最交心的交流都是在吵架中,我哭著向他喊我內心深處的痛苦,他痛苦地跟我訴說我對他種種讓他難受。但是那個時候的氛圍就是互相傷害的,誰也聽不進去誰的話。我們更在意的是自己。
最近我都是在試圖和單位中的保安大叔建立溝通,我嘗試體會他們的感受,知道他們的不容易,然而一旦有一個小小的火引子,問題立刻打回原形進而被激化。最后我感覺自己的努力付諸流水,我受到傷害,我再也不愿意跟他們繼續溝通。我要公事公辦。我寫了長長的短信給其中一個幫助過我的人,但是沒有任何回應。他們依然我行我素,置我于不顧。我不知道哪里出了問題,到底是我的問題,還是他們人性中懶散的性格使然。但是,我依然忘不了他們以前對我的幫助,念著他們的好。我知道他們不善于表達,他們都和傳統中國男人一樣內心有許多話但是自己也說不清楚。我一直問自己我還能做些什么。他們拒絕跟我溝通,而我小小的力氣還沒辦法化解他們,接下來為了解決問題,我只能選擇對抗,選擇傳統對戰模式,看誰最后能夠“勝利”,可是對抗中誰又能成為真正的贏家呢?
一禪大師說:“我們應該告訴對方,我們很憤怒,我們正在受苦。”可是溝通太難了,這一課我還沒有學會。我連和自己溝通都不見得有效呢。正如每天晚上我在工作崗位,只是要求別人出示讀者證或者刷卡進入,就這小小的要求就可以得到圖書館無償服務,但那些沉浸在自己思維當中的“大人”們,會說:“我沒帶;我有的,我只是沒帶。我到哪里去找,我到哪里去要卡號……”這種活在自己思維當中的話。真不知道他們哪里來的勇氣說得如此理直氣壯。把自己的問題如此合理化丟給別人這樣真的好嗎?“我只是進去看看呀,我只是進去找個孩子呀,我只是……”他的理由都如此光明正大,好似他搶了銀行以后說:“我只是沒錢花,借借錢而已啊。”反觀很多小朋友如果沒有卡會不好意思地站在門口,或者過來央求我。好歹他們知道問題出在自己身上,自己需要為解決問題付出些什么。
活在自己的理由中和世界中,是我們溝通時最大的問題。我還沒有那么大的能力,我得再練習。我現在還只習慣跟自己說話,就這樣很多事情我都不愿意寫出來去面對。我知道一禪大師說的是對的,就好比“道德美好對大家都好”這句話大家都同意,但是我們做不到道德一直那么高尚的道理一樣。如果溝通能做好,可能這個世界上百分之九十的事情都能解決了吧。
2.正念:今天正念練習中,我獨自坐在屋內,感受下午不愉快的情緒。早晨我下班后就陪著媽媽和鈞鈞一起出門玩,一直累到中午回來,吃了飯洗了澡,下午三點好不容易去睡了。可能是昨晚的疲乏加上早上的疲乏一起,一覺睡到晚上七點半。疲乏的身體一直叫囂著起不來。媽媽帶著鈞鈞從外面回來。早晨我抱著的信念是多和媽媽承擔一些,我們一起做大家都不會那么累。但是我上夜班總是要睡覺的,這段時間媽媽要一個人帶鈞鈞。就好比我在上班的時候鈞鈞總是在睡覺的。但是媽媽不這么看,她認為鈞鈞從早到晚,從夜里到白天都是她在帶著。所以她會沒有空喘息的感覺。事實也確實如此。所以獨自帶鈞鈞玩回來后,她總會覺得自己太累,看到在睡覺的我總是生出不高興的感覺進而想讓我做些事以彌補她內心的不愉快。我明白她體會的那種只有她一個人在干活,別人都在偷懶置她于不顧的不愉快感,那種感覺總會讓人生氣。早晨我下了班就一起帶鈞鈞,明顯感到她內心的平和,但是我睡覺她獨自帶著鈞鈞就會令她生氣。可是,我也很無奈,我也很難受。我明白她的感受,但是我內心更加難受。沒有人再幫我承擔,我又無法幫她承擔更多。可能還是跟她覺得自己不受重視這種感情有關,所以一旦感覺無人關心她,她內心的小孩也是會大喊大叫,叫囂誰來關心她,進而做出她也不想的事來。
下半段,我請出自己內心的小孩,試著擁抱她,了解她的感受。我知道你內心難受,你不想偷懶所以才一直如此愧疚,你只是想當一個好媽媽和好女兒,可是不知道如何去解決。本來以為認真上班可能是一個出口,確實是我的一份出口,但是新的問題迎面而來也是預料之中。我真的好累。我無法將感謝對媽說出口,我知道這太蒼白和無力了。我也不知道跟誰表達自己這份無奈和壓力,邢大海自己都自顧不暇,我明顯感覺到他每天跟鈞鈞視頻時候的無奈。而且總感覺跟他說自己跟媽的糾葛,太奇怪,他也不會理解。怪我的婆婆?除了責怪釋放壓力又能解決什么問題呢?找個敵人去責怪的思維又要再來嗎?我只想像鈞鈞抱著我一樣,抱抱我自己,全然信任。我也只能這樣做。
晚上上班的時候正念行走,突然感覺內心的小孩很不平息。一個人在黑黑的環城路上行走,旁邊的車川流不息。我內心的小孩感到很委屈,為什么感覺總是這樣糟糕,為什么總是那么不容易,從童年到少年到成年,我心中所愿都那么難以達成。這么些年我學到了什么?我所在乎所愛的工作在哪里?為之奮斗的目標將安放何處?每一步都太難了。現在感覺每一天生活都像劫后余生。我牽著這個哭泣的小孩慢慢走著……
3.愛自己:今天還是分組練習。每一組感覺都很不容易,奇怪的是以前堅持兩分鐘,最后半分鐘感覺是在熬時間,現在每組一分鐘,感覺還是最后半分鐘在熬時間。可能是看時間的方法有問題,明天調整。到了第三組才感覺有些鍛煉的效果,腹部酸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