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館樓

圖片發自簡書App


面對繁華宏大的倫敦城市,扎迪·史密斯另辟蹊徑,目光和筆觸落在了倫敦威爾斯登區和非洲裔姑娘法圖。

小人物是這么的平凡和不起眼,卻最有可能成為文學中最迷人而難忘的部分。

《使館樓》講述了一個小人物在英國主流文化及中產階級社群之中,努力尋找自我認同的故事。法圖從家鄉千里迢迢來到英國倫敦,棲身在這個富庶的阿拉伯人社區,為一個巴基斯坦中產家庭做住家保姆。

擊球、扣殺,擊球、扣殺……法圖像一個羽毛球,永遠在一個個回合之后騰空。羽毛球一次次與球拍相碰卻不是歸宿,無論是在主人家還是她偷偷去的游泳中心,都只是一個暫時停留的過客。在異鄉的生活,法圖一直在努力尋找著自我認同與他者認同。

她嘗試通過與雇主的關系尋找自我認同,對照著報章新聞和自身的處境,得出了“自己不能算是個奴隸”的結論。

她嘗試通過與教友安德魯的對話尋找自我認同,“我們生來就是受苦的嗎?有時候我覺得,我們生來就比其他所有人更容易受苦。”

她還嘗試通過回溯自身的經歷以求找到答案。

最后出乎意料的是,法圖因為救助了主人家的孩子而遭到了解雇。仿佛是一個荒誕的因果關系,令所有人始料未及。法圖卻在最短的時間做好了所有的安排,正如她的信念一樣:“你最好還是能自有安排”。

本就身處在底層的法圖是個名副其實的弱勢者,卻始終堅強而自尊自愛。她的生存之道“你得自有安排”讓她始終能夠有尊嚴地度過在異鄉的每一天。

扎迪·史密斯在《使館樓》中巧妙地布下了許多貫穿故事始終的隱喻,在這個異域文化集合的社群里,有風格各異的建筑,有與主流文化相區分的他者文化,還有那座顯眼并帶有一絲神秘氣質的柬埔寨大使館。以及使館里那永遠看不見人影,只能看見來回地擊球與扣殺的羽毛球。

有趣的一點是,全篇章節劃分是以羽毛球賽的比分模式呈現在讀者面前,最后0-21的分數將故事終結。

“順利成章地,我們都在納悶,正午時分,這姑娘一直坐在濕漉漉的人行道上,她到底在干什么。我們替她擔心。在威爾斯登,我們總是會想到最可怕的情形。”

畫外音永遠只能是畫外音,而作為看客的“我們”則永遠只能是個在一旁除了“替她擔心”以外,什么都做不了的看客。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想幫你的人幫不到你,不想幫你的人卻總會出其不意地攻陷你的生活。

所以啊,別忘了最重要的事——你得自有安排。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本人大四,家住新疆,曾因為工作是回家還是留下苦惱過,現在終于決定先留下找找工作再說。過幾天有兩個面試,需要準備一些...
    凡人略精致閱讀 104評論 0 1
  • 前段時間網上瘋傳南京將降溫至-14℃嚇得我恨不得馬上就能離開之后又說這是謠言我還沒來得及慶幸呢大降溫就猝然而至雖然...
    月影寒閱讀 298評論 0 1
  • 上帝讓你成為善人,就是對善人最高的獎賞。讓惡人成為惡人,就是上帝對惡人最大的懲罰。 人為善,福隨未至,禍已遠離。人...
    左眼殤暮光閱讀 509評論 0 4
  • 01 // 在親戚群里看到一位親戚為朋友的女兒征婚的信息,這個“征婚啟示”的內容如下:女,28歲,家庭條件好,澳門...
    如歌姐姐閱讀 525評論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