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深夜看見那盞路燈亮起

原創(chuàng)圖片

深夜看見那盞路燈亮起

文 / 池塘鯉

半夜兩點多鐘,準(zhǔn)備睡覺,關(guān)窗簾時忍不住看了正對窗口的小區(qū)圍墻外的背街一眼,黑漆漆的街道突然閃起一個亮點,那是一盞路燈,我剛好看到它慢慢亮起的全過程。我見過那條街的夜晚,但未在那個位置見過路燈。不知道它是一直在那里,只是從未亮過,還是我從未趕上它亮燈的時間。

小區(qū)很安靜,花園的樹影構(gòu)成了這畫面的前景,圍墻外的商鋪早已打烊,時值冬天,那些習(xí)慣玩夜店吃宵夜的年輕人都已蹤跡全無,遠景中那陌生路燈的光就像違逆這寂靜的某種聲音,越過空間要和人交流。我忍不住佇立凝視,想象它是不是已到達最大亮度,這時它卻開始慢慢暗淡,直至完全熄滅在黑暗里,沒再亮起。

這不是一個靈異事件,因為太平常太偶然,甚至也沒有意義。寫下它是因為那盞燈占據(jù)了我生命里的十幾秒,或許換個說法,我獨占了它的一生。它是不是一盞壞掉的燈,是不是每天深夜都這么明明滅滅,我不知道,但是那個天靜地寂好像只剩一個人的夜晚,它亮了,我恰巧看見了。

原創(chuàng)圖片

1.頭骨

父母是老師,十歲之前住在城鄉(xiāng)結(jié)合部的一個中學(xué)里,中學(xué)地處丘陵地帶的一片坳地,除了幾幢教學(xué)大樓,教工宿舍,和學(xué)校操場,幾乎三面被小山環(huán)繞。小山上是附近農(nóng)民承包的果林,幾乎都種的橘子,低矮的橘子樹成為學(xué)校里教工的小孩們的樂園,成熟之后的橘子有人看守,小伙伴們便每每在小橘子剛長出小兵乓球大小時,便爬上樹,選一個最舒服的姿勢坐下,摘下一個個大大小小的青疙瘩,用小小的指頭摳開,大嚼著比生醋還酸的果子,嬌嫩指尖剝得出血,牙齒酸得幾天嚼不動食物。

那時的日子總是很漫長,曾和小伙伴結(jié)群呼嘯,跑過八座山還捱不到日頭下沉。那時我們這群小孩是學(xué)校里學(xué)生的公害,學(xué)生上晚自習(xí)時,我們在樓下的水泥地上跳格子,大吵大鬧。操場上的沙坑永遠有我們挖好的陷阱——掏出一個個小坑,上面覆上小樹枝,搭上樹葉,紙,然后輕輕撒上沙做偽裝,每當(dāng)有學(xué)生上體育課,沙坑邊必然圍著一圈小屁孩,又緊張又興奮地等著學(xué)生們的腳踩上一個又一個陷阱,然后在哎喲和呵斥聲中一哄而散。

有一年,開墾山丘的農(nóng)民們誤挖了一片墓地,挖出來不少白骨,似乎引起了一些騷動,最后那片山還是開墾成了果園,遺骸到底是遷走了還是重新掩埋了我也不知道。但是就像不甘心般,白骨們卻派出了一個代表,拜訪了大人們的孩子。

那一天我們上山玩,在翻露的泥塊中發(fā)現(xiàn)了一顆頭骨,幾乎完整的人頭骨。

圍成一圈的大小孩子中不知道是誰踢的第一腳,那顆白色頭骨帶著泥土骨碌著滾了幾米,引發(fā)了女孩們的尖叫,于是男孩們在那百無聊賴的日子中找到了特別樂趣,他們故意把頭骨踢向女孩,女孩們擇路而逃,就這樣一路尖叫笑鬧著把頭骨從山上踢到了坡下,熊孩子們在操場上展開了一場足球賽——傳球,接球,飛射,目標(biāo)——嚇唬女孩。

我忘了那顆人頭骨是怎么滾到我面前的,時間像被拉慢,慢得我看清了太多細節(jié):我看清了它黑洞洞的眼,焦黃的牙以及掉了半截的下頜,我還看見了它頭蓋骨上的紅色印跡,就像那個時代玩抓子游戲的農(nóng)村女孩把豬骨抹上的紅墨水……我飛起一腳把它踢遠,然后一路狂奔著逃回了家。

這個惡作劇最后似乎是被大人們制止了,熊孩子們被批評了一通。我不知道大人們是怎么處理那顆人頭骨的,但是第二天,一個謠言就在孩子之中流傳起來,他們異常篤定地說那些踢了人頭的,晚上睡覺時那個人頭就會來咬他們的腳。

我仍記得那時的惶惶,雖然謠言只是那個惡作劇的尾巴,很可能是那些被嚇到的孩子們的一記回馬槍。但這尾巴卻纏著記憶,讓恐懼源源不絕地冒出來。或許嬉戲著的孩子們那一刻踢著的只是球,而我知道自己踢的是一顆人頭。

那顆人頭嚇醒了我很多個深夜,但它沒有來咬我的腳,只是咬著我的記憶,像要嵌進牙印。這也許是我對“死亡”的第一個確切印象。我們太年輕,初到塵世,撒丫子撒著歡,死亡離我們很近,但死亡的概念卻離我們太遠。就像那個死去的陌生人的頭骨,被我們翻出來,又踢開去。從陽光下,到深夜里。

原創(chuàng)圖片

2.硯臺

小學(xué)二年級開始有了書法課,老師會準(zhǔn)備墨汁,發(fā)練習(xí)紙,但孩子們要自己帶毛筆和硯盤。在那個家家都很窮的時代,在那處于城鄉(xiāng)之間主要是農(nóng)村孩子的小學(xué)校,沒有誰有啥像樣的硯盤,作為教師家庭里的孩子,爸爸給我找了一個舊硯臺,圓圓的,暗紅色,不知道是竹制還是塑料的,很輕,但它至少是一個硯臺的外貌,比起大多數(shù)同學(xué)帶的瓶罐碗碟,這硯臺無端生出幾分尊嚴(yán)來。

學(xué)校建在一個小山坡上,下面是一個丁字路口,沿街的商鋪前有一條水渠,于是我每天放學(xué)都撅著屁股在水渠邊洗硯臺,看著一團團黑色云朵從手指間暈開,在一個個小漩渦中消失。水渠應(yīng)該是排雨水的,不算很臟,能看見溝底的苔蘚。有一天也許因為下了雨,水位更高,我蹲著也能洗到,大概是因為這個更放松的姿勢,硯臺一不留神就從我手里滑落,像一只小圓船在小湍流中逍遙而去。

我記得它脫離我指尖時的觸感,我也記得自己呆呆蹲在原地,一直看著它拐個彎不見。那是下班時間,汽車、自行車、各式鞋子的腳紛紛雜雜從我身邊過去,我站起身把洗好的毛筆揣進書包里,發(fā)現(xiàn)全世界只有我知道有一只硯臺跑走了。

那不是我第一次丟失東西,也肯定不是最后一次,記得這樣清楚是因為我目送它的那幾秒鐘就像人頭滾到面前,時間被變慢了。之前的每一次清洗,在水的沖刷浮力和硯臺的濕滑中我都覺得它會被沖走,直到這一天,那種抓不住的感覺有了結(jié)局,就像一個預(yù)謀已久的“失去”終于塵埃落地,就像一個怕死的人終于用自殺來結(jié)束了那不確定帶來的惶惶終日。

當(dāng)然那絕非我的蓄意,我后悔沒有去追它。它很可能會被溝畔的雜草藤蔓兜住,我很可能能夠把它撈回來。于是我無數(shù)次想象那硯臺最后的命運,是被人撿了去還是埋進了溝泥?撿到的人會用它來做什么呢?

于是記憶里那條小溝渠一直流著,那只硯盤被藤蔓死死勾著,從未真正離去。


原創(chuàng)圖片

3.彩虹

十歲之后搬到城里,縣城臨江,沱江邊有大片的卵石河灘,那是縣城人們聚集的休閑場所,踏青春游,野餐放風(fēng)箏,而對小孩子們最美的事莫過于烤香腸、戲水、撈貝殼。

關(guān)于烤香腸這件事,回想起來,那些被我們用報紙和樹枝烤得半生半焦的香腸,在那個一周只能吃一兩次肉的時代,實在是暴殄天物。永遠精力無限又永遠吃不飽的男生們,烤過螞蚱蟋蟀蟬,還烤過河灘邊的田地里長出的所有東西。

在一個暑假的黃昏,我們用一大卷報紙烤了一堆從各家偷來的最后儲備的香腸,嘴巴吃得黑黑的孩子們,開始大餐后的戲水玩鬧,感冒剛好的我沒法去蹚水,就坐在鵝卵石上守著一堆各式各樣的臭鞋,看著歡騰孩子們被天地放養(yǎng)般自在玩耍。

我從來不缺乏坐在一旁看別人玩的經(jīng)歷,幼兒園時,窮學(xué)校沒有滑梯,用長條桌搭了一個,成為小朋友僅有的幾件熱門游戲。長條桌很穩(wěn)固,但是桌面并不平滑,時不時會有木屑翹起來,在我僅有的幾次滑滑梯經(jīng)歷中,最后一次就是被木屑深深刺進了小小的手掌里,那之后我便再沒玩過那無比熱鬧的簡易滑梯,只是站在旁邊看著。就像小學(xué)時去春游,爸爸做的風(fēng)箏因為找不到青竹而用的黃竹條,太重飛不起來,那一天我也坐在小斜坡上,一直看著同學(xué)們飛滿天的風(fēng)箏思考人生。

于是這一天我也習(xí)慣性地看天,然后我就看見了那條橫跨在河灘和遠山的彩虹。在我的生命中很早就認識彩虹,幾歲時爸爸買給我和妹妹的蠟筆盒封面就是彩虹,大姑送的筆記本上也畫著彩虹,電視里的一休哥每集片頭都從彩虹橋上走過……但這是我第一次看見活的彩虹,它沒有那么艷麗奪目、色譜分明,但它那么高遠那么真實,真實得無法觸摸。

我確信我是那天第一個看到彩虹的孩子,因為我蹦起來高呼叫喚后,戲水打鬧的伙伴們才抬頭看到那綺麗于天空的色彩之橋,他們舞起手,跳踏著水花,發(fā)出歡呼聲。

那道虹只持續(xù)了十多秒,就像它需要雨后,陽光,水邊這些條件的疊加,它還需要我正好“看見”,就像那個冬天,深夜,亮起來,又熄滅了的路燈。也像那個滾到我面前的頭骨,和那個我眼睜睜失去的硯盤。

2016-03-20春分/22:42

Pool于成都

原創(chuàng)圖片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

  • 分類切換務(wù)必不要每次加載服務(wù)器數(shù)據(jù); 切換分類時,給一個滑動的過渡動畫。 如果要問整個項目在哪一塊的業(yè)務(wù)邏輯是最復(fù)...
    yuzhan550閱讀 235評論 0 0
  • 時隔多年,再回首往事,似水流年,每一段故事就像一年四季的時令,春夏秋冬,風(fēng)花雪月。有的記憶模糊,有的猶如...
    梨花秋月閱讀 703評論 0 2
  • 1、首先登陸到https://github.com平臺上注冊一個自己的賬號。 2,然后在左上部分輸入一個開源項目的...
    LuckyJin閱讀 9,916評論 1 5
  • 終于, 又看到久違的陽光; 暖暖的, 像大地母親的懷抱, 仿佛下一秒就會被融化。 終于, 又熬過蕭索的寒冬; 慢慢...
    kittelay閱讀 434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