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紅塵,我們都是長行的旅客,緣起緣滅,誰是過客?
我們仍然記得張愛玲《半生緣》的結局,曼貞與世鈞在錯過了大半生之后又在命運的捉弄下奇跡般相遇。兩人在熙熙攘攘的街頭擦肩而過,曼貞拉著與自己姐夫的兒子,世鈞則是跟妻子一道正要過馬路。他們從未想過,這一生的重逢竟會是這樣的場面。
兩人在飯館的對話使我潸然淚下,當年他們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而彼時連見上一面都要偷偷摸摸。世鈞問曼貞,“你幸福嗎”。曼貞只道“滄海桑田,我們回不去了”。兩人相顧無言,眼淚卻流了下來。因為出了這個門,曼貞是有夫之婦,世鈞也已成家,他們都有各自肩上的責任,再也不是當初天真無邪的年輕人了。
滄海桑田,我們回不去了。回不去的不只是那樣一段時光,還有走散在時光里的人。以后無論我們如何去追索,窮極一生都無法彌補缺憾。
你打打的馬蹄在我心里留下今生不可磨滅的印記,而你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你的生命里是否有過那樣一個人,不能忘卻,又不愿再記起?
要花多久才能徹底忘記一個人?一年,還是一生?
你那么多的習慣都是因為他養成的,譬如說話最后習慣性地加一個語氣詞,譬如習慣性地瀏覽他曾關注過的微信號,譬如習慣性地留意和他同一職業的領域。有時候想想習慣真是個可怕的東西,當初的那個人已經不在了,那些記憶卻仍然封存在很多習慣里。太多太多我們曾經忽略的小細節,在那個人離開之后,忽然就被放大了無數倍。它們無處不在,從時光深處汩汩地冒出來,將我們包圍。
有句話說“我們心心念念,滿懷心事,翻山越嶺,其實根本沒有看到新的故事。”可是我們是多么任性的少年啊,總是走不出回憶,于是一次又一次地故地重游,仿佛回到那個地方就能回到當初。然而當我們真的有一天回去,才發現時間能改變太多的東西。熟悉的地方不再有熟悉的身影,那一堵慘白的墻時刻提醒著我們冰冷的事實。記憶如潮水般從四面八方洶涌而來,物是人非,所有的傷感都是要加倍的。即便我們還是陷在那段隔世經年夢中之人,卻再也尋不回當年的味道了。
八月長安在《最好的我們》里寫道“那個時候的你是最好的你,那個時候的我,卻不是最好的我,很多年以后的我才是最好的我。”
你是不是曾經也為一個人低到塵埃里,卻從塵埃里開出一朵花?那個時候,我們自卑、膽怯、懦弱,覺得那個人渾身閃著光芒,仿佛是雪山頂端的朝陽,遙不可及。于是我們暗地里拼命努力,不斷挑戰,找尋一個新的自己。然而后來,我們卻發現其實對方并沒有自己想得那么完美。他是世俗的,也有頹廢的時候,惱火了也會從嘴里蹦出幾句粗話。再后來,我們甚至覺得對方和想象中的那個人全然不對,沒有了一點當初的感覺。有時候人生就是這樣無奈吧,哪有那么容易被你碰到一個完美的人,這世間如你如我,皆是世俗。
既然這樣,我們只能繼續向前走去,帶著曾經的心事,走向未知的遠方。
紅塵中,有多少過客,轉身的一瞬便是山水不相逢的一生。從此你只存在于我的記憶里,那么你的美好就能如記憶里一般被時間封存。而我,或結伴或獨行,打馬走過空曠寂寥的原野,穿過落滿樹葉的叢林,跟無數人道別。就算我知道你是不一樣的那一個,可惜你和他們有什么不同呢,最后都是過客而已。
人生就是這樣不斷失去不斷道別的過程,紅塵路漫漫,我們都是獨行的旅人。謝謝你曾經伴著我走過那樣一段時光,敬往事一杯酒,說聲珍重,揮手道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