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讀——關于決策、焦慮、黃公望

這是一篇意識流的雜亂文章,你可以選擇不看。

上面這些有什么關聯呢!說實話沒有,這只是最近這段日子我在干的事情而已,這段時間我拿出了大部分的精力來學習Python這門編程語言,本來今年的目標是學習一門函數式編程語言的比如Lisp或者Haskell之類的,奈何目前我對這種思維方式很是難以接受,只好中途作罷。目前正在看一本有關決策的書,因為把業余的精力花在了Python上了,所以只能利用中午午睡前得十分鐘左右略微的讀上一點,進展緩慢。其余就是接收到碎片信息了。

什么是決策?可能我們感覺自己每天都會做上很多的決策,要是這么想就錯了??赡苡械娜私K其一生都不會做一回決策。決策是從真正不相上下的選項中做出一種選擇,并且這種選擇也許在短時間內都不會看到結果。二選一其實不叫決策,那叫決心?;叵胛业娜松坪跽娴臎]做過什么決策!感覺失敗??!我其實感覺自己活在焦慮之中,我總有一種對未來無法把握的感覺,一種不安全感。很多人把這種感覺戲稱為“窮”,我不知道這是不是真的,但是從我看到的研究資料來看,有錢確實是可以大幅提升幸福感的,我們所認為的有錢了就會不幸福,其實是別人騙你的了,信你就上當了。其實這種焦慮我感覺來自于對自己的難以掌控,我看過一份心理學的研究資料,上面說信心其實來自于嚴格的自律,你相信自己能完成是因為你真的可以完成它。最近不管是自制力還是自控力都感覺在下降。并且總感覺自己在隨波逐流,活得泯然眾人矣。寫到這里講一個黃公望的故事吧!一來調節氣氛,二來勉勵自己。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富春山居圖,同名的電影我就不吐槽了。《富春山居圖》身居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列。這幅畫就出自黃公望之手。黃公望以我們的目光看前50歲活的是個不折不扣的loser,四十多歲才科舉當上一名書吏,四十五歲閉門家中坐,禍從天上來,被同僚牽連入獄,50歲才出獄,以那個時代的水平來看,基本是離死不遠了,可是死亡從來不是人生最可怕的事,人生最可怕的是其實是人未老,心已死,心死了,時間也就死了。但是有一天一名朋友去找他繼續做書吏的時候,他突然大徹大悟,門也不鎖直接出門去當道士去了。人生真正的成熟是從懂得認識自我開始的。黃公望的人生盛宴才剛剛開始。黃公望想學畫畫,就立即去學,他找到當時的大畫家王蒙,但是王蒙看他年事已高已經過了學畫的黃金年齡,不收。但是黃公望不氣餒,每天觀察山川、流水、樹木,一坐就是一整天。到黃公望79歲的時候,他游歷到浙江富陽的時候,被富陽的美景吸引,就在這里住了下來。80歲的時候開始畫《富春山居圖》,這一畫就是4年,84歲完成《富春山居圖》并送給自己的師弟無用。一年之后這個老人帶著無比的滿足結束了自己的一生。相傳明代收藏家吳洪裕生平收藏無數,但是最愛《富春山居圖》,臨死希望用來陪葬,畫丟入火中,被其侄子搶出。

希望這則故事可以給我們這些無趣的人生一點啟示。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