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需要運動,運動是上帝給孩子準備的最好的禮物。可惜了,想要享受這么好的禮物,目前看來是越來越難了。
先說外環境:霧霾沉重,尾氣橫行。想要在戶外運動,在增加幾絲肌肉鍛煉與增加一些肺里的塵埃相權衡,還是算了吧。此”外患“也。
再說內環境:家庭作業繁重,不得不完成。不做完試試看?在享受短暫的自由與事后受到處罰扣分排名靠后想權衡,還是算了吧。此”內憂“也。
內憂加外患,兩者綜合起來的結果是,在學習階段的兒子,根本沒有充分的運動的可能。不過也不能這樣說,他們學校在周一安排了兩節體育課,時不時被其他課占用,我一直沒有想明白,為什么一天要有兩節體育課。結果呢?有一次兩節體育課都完整的上了,而且內容還挺多的,或許是運動過量,又或許是出汗之后,被冷風吹著了,兒子病倒了,在家休養了整整兩天。
在上初中之前,他有一個增肥的過程。在去年的暑假,吃喝玩睡都好的兒子,在短短的一個多月就養起來的一些肉肉,臉上肉嘟嘟的,頗有幾分兒時的風采。
一上初中,課程漸重,那些肉肉就漸漸消耗掉了,臉由圓形變成了流行的錐子臉。這每天都要熬到深夜,沒有一個好的身體當基礎,要那幾個分數的數字,又有什么用呢?另外,如果按目前的趨勢線減重下去,那要不了多久,體重接近于零了。那怎么可以呢。
達標作為目的,也是一種強大的動力。作為一個曾經的體育達標困難戶,我對體育達標這四個字實在是厭惡極了。如今卻不同了,一門心思覺著,兒子的體育成績,有一個達標的目標實在是挺好的。兒子比我幸福,他有一個為了這個目的而動腦子的老爸,還有一個全力支持的老媽。這就相當于,開發區和二十線以外的小縣城,政策力度不同,結果當然也不同。
囚徒與學生在某些地方還是挺像的。很久以前,我偶爾看過一本書《囚徒健身》,大致翻了翻,我咋覺得這么適用于現在的學生們呢?都是室內操練么,另外一個啟發就是要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達到運動健身的目的。沒有條件,就去創造條件,把家里器械先充分利用起來再說。于是,我給他買了一個啞鈴,安裝了一個單杠,這些用來練上半身的肌肉,再加上原有的動感單車用來練腰腿臀的肌肉,我覺得就夠用了。
運動與鍛煉可以很快看到效果,這些正向刺激很容易形成正向循環。在家里的這些器械中,最實用的是那個單杠,就裝在他房子的門口,所以每次他都可以從房子里”飛“出來。坐得太久了,可以在單杠上充分把縮成一團的身體拉伸延展,這可比伸個懶腰要舒服多了。他引體向上的達標個數是6個,目前他能完成0.5個,這也是巨大的進步了,從0到1那是多么多么有劃時代意義的事情呀。
做事情從來都應該是由點到線。單杠就是一個好的點,雖然他目前還不能完整做一個引體向上,但每次每次在杠上掛著,蕩來蕩去就會增加一點點積累,只要不停下,給他一段時間,一定會達到目標的。因為當年我就是這么練的,雖然時代不同,教育的內容在變,但人類的身體幸好還沒有發生什么突發,所以在這上面的經驗還沒有過時。
鍛煉與運動很容易引導孩子具有緊盯目標的意識。隨著力量的一點一點增加,他的俯臥撐已經完成了由0到1的跨越,仰臥起坐也增加了個數。這一點一點的成績,給了他巨大的信心,現在就是盯著引體向上的目標不放,攻下這難關是他現在最大的心愿。不對,還有一個心愿,就是希望盡快能在力量上超過他老爸。
有了力量就想挑戰,這是人的天性嗎?目前來看,雖然臉上瘦下去了,兒子身上的肌肉漸漸有那么一點點了。時不時還向我揮舞一下小拳頭,一邊讓我捏一捏大臂,一邊說:看,有沒有點肌肉了。還時不時過來挑戰一下我,掰個手腕啥的,雖然每次他都是慘敗而歸,但仍然興趣不減,樂此不疲。
除此之后,還有其他的收獲。他現在可以積極地為我們分擔一些事情了。比如搬個箱子什么的,以前他就是想著自己肯定拿不動,而現在是先試試,試試自己的力量是不是又增加了。雖然箱子對他來說多少還是有些吃力,他仍然是知難而上。由以前的不敢伸手到現在主動伸手,這真是意外的驚喜,很是讓爹媽欣慰呀。
運動與鍛煉的內涵就是不斷地挑戰。運動與鍛煉就是這樣,有目標去達成,有挑戰去完成,沒有挑戰的目標就去挑戰自己,這,才是最寶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