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一>
21歲那年,年輕氣盛,口不擇言。
作為公司年會的主持人,由于當天時間關系,迅疾的跑進一家美妝店,為我服務的是一個16歲的小姑娘。
在整個妝面還未完成以前,我已經怒不可遏,因為妝面非常不清潔,粉底不均勻,五顏六色,濃墨重彩,假睫毛貼的非常不舒服,我平靜有力的對她清晰吐字:你是不是沒有學過化妝?
店長趕緊過來善后,結果是:年會結束以后,大家對妝容不絕于耳的詫異和指點。
? ? ? ? ? ? ? ? ? ? ? ? ? <二>
閨蜜春妮,曾于美發沙龍店工作過一段時間。
她說:有一次,一起進店的兩個中年婦女要洗頭,安排的是她和68號洗發師。她們的店規是:給每位客人的洗頭時間不得低于45分鐘,然而當天她為那位中年婦女洗頭不到十分鐘,客人便叫來了店長要求更換洗發師。
春妮說:那是超級傷她自尊的一次,壓根兒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么,也絲毫不清楚到底是自己手法還是態度上有問題,連想改進都手足無措。
那次毫無緣由的更換,至今任然是個未解之謎。
? ? ? ? ? ? ? ? ? ? ? ? ? ?<三>
參加工作的第一年,領導派我去銀行送承兌匯票。
我將銀行承兌匯票送到行長手里的時候,他問我:為什么沒有蓋章?我說:這上面不是有蓋章么?看著行長欲言又止的樣子,我試探性的問到:還需要加蓋財務章?他沉默了一會兒說:你回去問問你們領導,當初是怎么把你招進來的!我灰溜溜的退出行長辦公室,臉如火燒般發紅發燙。
同年,在大學同學兼室友的鼓勵下,考取了至今認為沒啥用途的《會計從業資格證》。(對財務我是真的不敢興趣)
? ? ? ? ? ? ? ? ? ? ? ? ? <四>
好友佳麗,從事導游已經6年。
她說:從業最難的第一年,沒有人帶,自己踩點、記路線、整理導游詞,毫無實戰經驗的她第一次接待河南散客拼團,一行55人。中午到了規定的集合吃飯時間,還缺10人未到,為此浪費了全團游客一個半小時的時間。送行時,全陪導游對她說:美女,你要是不會帶團,以后就不要出來帶團。她平靜的答“好”。
如今,她的控團能力和帶團技巧已非同日而語。
你要問我想要表達什么?“聞到有先后,術業有專攻”?“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沒有金剛鉆就別攬瓷器活兒”……
或許是,或許不是。
一半的一半。
我只是想說:和這個世界交手的這么多年,對現實社會的運行準則已經了然于心。成年人之間講究的是是非錯對,不講情面,衡量的標尺嚴格而苛刻,不會因年輕貌美就有所優待,亦不會因過程曲折便區別開來,這些陳詞濫調我都懂。但,如果可能,我希望看到另一種局面:我會對那個化妝的小姑娘說:粉底可以刷均勻一些,眼影不需要那么多的顏色,貼假睫毛之前先貼雙眼皮貼膠;那個中年婦女可以明確的告知春妮:你的手法太輕或者太重,洗頭的過程當中可以聊些美容美發的小知識;行長可以溫和的說:銀行承兌匯票需要加蓋財務章和法人章,有時間多了解點財務知識終歸沒有壞處;河南的全陪導游可以幽默的打趣佳麗:下次再這樣,可要請咱們全團游客包括司機每人喝一杯香蕉牛奶哦!
你看:開啟的方法不同,呈現的結果即不一樣。
在這個不乏激進的心靈雞湯的年代,所有人都卯足了勁向前進發,對于成年人的一點兒錯誤和不專業,容忍度普遍偏低,社會人的焦慮度和緊迫感持續走高,增加人與人之間的溫情度就是化解這一現狀的一劑良藥。
人與人之間,好好說話。
準許別人犯錯誤,同時也原諒自己的疏忽。推己及人,不因別人的錯誤而惱怒,亦不因自己的“無能”而耿耿于懷。
錯誤和疏忽在所難免,承認自己和別人都是普通人,沒那么優秀,在這個人人口誅筆伐要求精進的年代,放輕松,深呼吸,平和溫暖的行走于人世間!
如果喜歡,請高抬貴手,幫我點贊(喜歡),歡迎關注和評論,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