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長大了,在外面碰到了問題,回家找父母,但是也在嫌棄父母在生活上的一些習(xí)慣;父母呢,從小把孩子辛辛苦苦拉扯大,還在抱怨著孩子不聽話不懂事。
孩子對父母,邊依賴邊嫌棄。
現(xiàn)在的社會,很多孩子對父母依然依賴,
但是依賴之中,卻包含了一些嫌棄。
自己受了委屈,會想到找父母,卻會嫌棄父母不喜歡干凈,衣服臟;
自己受了傷害,會想到找父母,卻會嫌棄父母手機不會用,腦子笨。
對父母的依賴,這是天性使然;
對父母的嫌棄,卻是沒有教養(yǎng)。
從小,
買玩具,找父母;穿衣服,找父母;
吃好的,找父母;零花錢,找父母!
長大,
買房子,找父母;買車子,找父母;
看孫子,找父母;干家務(wù),找父母!
生活在一起時候,
嫌棄父母沒有當(dāng)官,嫌棄父母沒有存款。
有了自己的家庭,
嫌棄父母家務(wù)不干凈,嫌棄父母胡亂帶孫子。
父母對你來說,意味著什么呢?
父母對孩子,邊付出邊埋怨。
現(xiàn)在的社會,很多父母對孩子,依然在付出,
但是付出的時候,也多了一些抱怨。
孩子小時候,父母伺候吃喝拉撒,卻抱怨孩子不聽話,學(xué)習(xí)不好;
孩子長大后,父母買房子看孫子,卻抱怨孩子不懂事,沒有出息。
對孩子的付出,這是因為父母的牽掛;
對孩子的抱怨,這是因為父母的態(tài)度。
父母,應(yīng)該多教教孩子,什么是感恩,而不是只關(guān)注學(xué)習(xí)成績;
父母,應(yīng)該多教教孩子,什么是尊重,而不是只關(guān)注興趣愛好。
孩子總要自己長大,不用總想著望子成龍;
孩子總要學(xué)會承擔(dān),不用總念著拼命付出。
邊付出邊抱怨,只會毀了孩子!
父母跟孩子的關(guān)系,成了一個愿打,一個愿挨
辛苦了一輩子,還得繼續(xù)拼搏,為孩子操持以后的家庭;
操勞了一輩子,還要繼續(xù)付出,為孩子買房買車看孩子。
孩子的依賴,成了理所當(dāng)然;
父母的付出,成了理所應(yīng)當(dāng)。
父母的付出換來了什么?換來了孩子的嫌棄,換來了孩子的不知足。
作為父母,被孩子嫌棄了,雖然心寒,但是還要付出,邊付出邊為此埋怨。
我仿佛看到了一個無盡的循環(huán)!
根源到底在哪里呢?
我想說:孩子,別讓父母越付出越寒心;父母,別讓孩子越依賴越理直氣壯!
我還想說:父母們,要學(xué)著放手,只有放手,孩子才能長大。舍不得放手,孩子就總是有依靠,不愿意長大。
成長的過程是一個殘酷的過程,布滿荊棘和苦痛。所以每個孩子都愿意躲在父母的羽翼之下逃避成長。
可是父母終究會老,會離去。
無論多么不愿意,成長是每個人必須要面對的事情。無法逃避更無法避免。
終究有一天是需要逼著自己長大的,終究有一天也要逼著自己獨當(dāng)一面的。
在不愿意也沒辦法。
都說成長是一場修行,其實成長是不得不去做得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