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下,我最近以來的文章(都在自己公眾號哈,簡書上很少),一般寫完一篇只要一小時,包括立意,寫作和排版。雖然寫的還不怎么樣,但是有一些朋友有學寫作的需求,而我的方法論是人人都能用的,所以在這里分享出來。
要想一小時內,寫出一篇還有點樣子的文章,需要清楚倆件事情:1,快速寫作的基本原理;2,與原理對應的基本操作。下面細講:
寫作,從整體流程上看,屬于信息輸入-處理-輸出三個階段的最后一個階段。輸入,就是讓你的大腦接收信息,處理,就是將這些信息真正進行消化,接下來的輸出,方式可以多種多樣。既可以是寫作,也可以是演講。
要想快速輸出,根本的訣竅是,在寫作的時候,你的思考過程是快速的。而要做到快速有效的思考,需要理解一個概念:知識是網狀的。
這個概念,我在之前的文章已經講過了。這里再次重復一下:知識的存儲方式,不是機械的一格一格的存在大腦里的,而是像一張網一樣。調用知識的時候,是基于聯想從知識之網中提取。用到寫作的情境中,就是對于一個特定的主題,你能展開多少相關知識的聯想。
這個原理決定了以下幾個基本操作:
第一,?? 你在學習知識的時候,就得使你的知識是網狀保存的。
如何使自己的知識網狀保存呢?我的方法是使用倆個筆記本,第一個筆記本是紙質的,用來將各種知識概念連接起來,也就是應用筆記流技術。所謂筆記流技術,就是用各種箭頭,圖表將一些核心的知識概念連接起來,形成一個整體。
第二個筆記本是軟件,我用的是印象筆記。印象筆記的好處是支持全文搜索,可以作為知識庫使用。將紙質筆記本上的知識點摘錄進去,平時要用的時候就可以通過檢索快速調用。
第二,?? 你在構思文章框架的時候,本著思考是基于聯想的原則,應該將框架網狀化。
這樣你構思的時候就能基于聯想構思的更快,比如我這篇文章,寫框架只花了5分鐘。
總結:快速寫作的基本原理,是你要明白,知識是網狀的。你思考的有多快,你寫的就有多塊。
另外,在具體寫的時候,也有一些基本技巧,可以加快你的寫作和排版速度。比如批處理,寫文字的時候就寫文字,要插圖片的時候專門花一個時間段去找圖片。原理很簡單,人在進行任務轉換的時候會有注意力損耗。寫著寫著去找圖片,會讓你分心。
當然,對于寫作來說,快速并不是目的,重要的是寫出好的文章。文章質量的高低,我認為有個冰山理論,可能會讓人有所啟發。
冰山理論,意思是說:你能看到的海面上的冰山,只是冰山一角。一座冰山,絕大部分是在海面下的。用到寫作上就意味著,你所寫出來的那部分,只是一小部分而已。更多的相關思考,別人實際上是看不到的。
以上算是我對快速寫作的一點個人想法吧。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同學,都能多寫作,因為這確實是一件能夠促進自己進步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