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受西方文明沖擊,并開始全面進行西化改革是在1860年末(明治維新)時期,這一時期的日本通過改革也成為了亞洲第一個工業國,工業和教育事業突飛猛進發展,是日本轉變為強國最重要的轉折點。雖然還保留許多封建傳統,但更多的是讓日本膨脹感爆發,開始籌備對外侵略的軍國道路。日本改革首先大力發展的是國民教育,改革時期日本僅設立的小學就達到5.4萬余所,遍布全國。強力灌輸武士道(軍國主義)精神,還選派大量績優學生到歐洲發達國家留學。因此日本文盲急劇減少,可以說大街上隨便拉一個人都能識字,因此二戰中的日本人通過筆記的方式留下來很多惜存的原始戰爭資料,但是有一個戰役,幾乎找不到日本軍留下的手記資料,非常怪異。
這場戰役起因還是因為1941年日軍突襲珍珠港后,太平洋戰爭全面開始,但此時的日軍因為大量輸出戰資,國內已經出現經濟危機。東南亞作為戰時英國政濟中心,周邊各國也是最佳的資源掠奪地,所以東南亞地區被日本作為主要攻擊對象。英國雖布設多艘艦艇和9萬英軍,但出師不利航母擱淺,日本趁機派出多艘轟炸機強硬打開馬來半島東大門,接著用快要報廢的坦克節節突破防線,1941年1月31日持續55天的戰爭結束,最后英軍慘敗,英軍中將白思華無條件投降,這場戰役日軍俘獲9萬英軍和1.5萬澳軍和2.5萬印軍。2月18日日軍為報復新加坡華僑支援中國,又進行了慘烈的“種族清洗”(新加坡大屠殺),這次屠殺沒有人記錄真正的被害人數(大約2.5萬—5萬),澳軍戰俘過半被殘殺。
1942年2月19日這一天是澳洲最黑暗的一天,也是澳洲全民共憤被徹底點燃的一天。這一天澳洲達爾文港城鎮陽光燦爛,澳美空軍已被派往其它戰場,只留下不到20駕護航機,雷達站也沒有開啟。此時達爾文港百里外日軍的航母群和200多駕戰機躍躍欲試,早上9點日軍戰機群密集飛向達爾文港,而澳軍還以為是返航的美軍,一切都太晚了,日軍使用了超過空襲珍珠港的炸彈數量,長達一小時的轟炸后又緊著著進行第二波、第三波.....殘酷屠殺。此次襲擊讓澳軍民死傷慘重,軍事設施被摧毀殆盡,被成為“澳洲珍珠港事件”,這也是澳洲有史以來首次遭到外國軍事攻擊,此后日軍又在澳洲本土發動空襲多達59次。澳日的仇恨至此結下,澳全民爆發敵對日本的浪潮,美澳深以為恥,多年后也沒敢公布真相。
俗話說:“天道輪回,此仇必報”,1943年新幾內亞戰爭爆發,美澳聯軍在新幾內亞展開對日本的復仇戰役,雖然日軍投入兵力達到二十多萬強勢固守,但美國麥克阿瑟上將率軍采用“蛙跳戰術”節節擊潰日軍防守,連連切斷日軍后援,澳軍聯合美軍采用“空降占地計劃”,占領一切日軍會躲處,致使日軍無處可藏,號稱敢死沖的日軍被迫躲進潮濕的防彈地洞,但暴雨致使洞內處處積水,又不敢貿然出洞,所以洞內日軍接連出現瘧疾(傳染性皮膚病),傷兵活活爛死,一個個體無完膚。補給線也斷了,日軍開始殘食同類,雖然1944年日軍發布“禁食尸體,違者軍法”但餓瘋的日軍哪顧得這些。
餓極一萬多日軍投降澳軍,但激怒的澳軍還是將絕大部分俘虜殘忍殺害,以此報復。1944年7月日軍投降,20萬參戰日軍戰亡19萬,只有2萬日軍被找到尸首,?;钪氐綅u國的不足兩千余人!活下來的也多數精神分裂而死。每年的2月19日9時58分澳洲達爾文城都會拉響歷史的警報,日軍在二戰中最慘痛的一次敗戰,或許至今日本還對澳洲怨氣難消....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不忘歷史,緬懷先烈,振興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