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9晨讀感悟

專家:專家有可能出錯,這是可以理解的;更需要我們警惕的是,專家所處的立場。這么長時間以來,國內各種“磚家”、"學者”、“代表”口中所提出的令人匪夷所思的意見、建議、提案,常常令人費解。是他們的專業(yè)能力問題?是因為“人人都會犯錯?”恐怕未必。我想這可能跟他們所處的立場、自身的利益有關,所謂“屁股決定腦袋”,他們說的話,也許符合他們自身或部分人的利益,但并不一定符合你我的利益。因此,這是培養(yǎng)我們自己獨立思考的原因之一,除了聽專家的意見,更要分析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意見,這樣的意見是否符合自身的需求,因為除了自己,沒人比你更了解自己的立場、需求和處境。

關鍵的細節(jié):在各種商業(yè)廣告中,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這種現(xiàn)象,宣傳語醒目誘人,而同在廣告牌或屏幕上的某個犄角旮旯,會打出小小的一行字——“具體解釋權歸商家所有”、“畫面僅供參考”等等。字體的大小選擇往往凸顯了精明的商家是如何“揚長避短”的。有的時候,這種小的提示并非關鍵信息,無傷大雅;而有時候,就像文中提到的那樣,可能會讓人付出生命的代價。觀察商家這種“揚長避短”的手段,你可能會發(fā)現(xiàn)很多商家欲蓋彌彰的信息,甚至是商品的重大缺陷所在。如果能夠培養(yǎng)出這種全面觀察、細致探究的習慣,可能會對我們的消費決策起到重大的幫助。

樂觀偏見:易于我們接受的、符合我們思維傾向的話語,往往不一定“真實”,而“真實”的意見,有時會侵犯到我們的固定思維,讓我們本能拒絕。知識日新月異,而我們的知識儲備也許還停留在若干年前;新的思維層出不窮,而我們也許還在自己僵化的思維模式中沾沾自喜。因為“樂觀偏見”的存在,要求我們去建立一個動態(tài)的、開放的、包容的知識結構和思維結構。那么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1、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2、不斷地與人交流,不斷地吸收新的觀點和思維方法。如此,在一種動態(tài)前進的過程中,不斷更新和完善自己的“操作系統(tǒng)”。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001 專家也是人,不可能每次都是對的。 這句話我想更合適的理解是:專家也是人,他們的意見看法雖有他們在其專業(yè)領域...
    自愈小姐閱讀 183評論 6 2
  • 1.專家一定程度上是局外人、旁觀者,立場、思路與決策者有一定差異,這種差異有時候是好事,能帶來新的角度,有時候卻也...
    小墨_閱讀 144評論 0 2
  • 1、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各行各業(yè)的專家猶如雨后春筍般崛起在電視,網(wǎng)絡,微信上。比如養(yǎng)生專家,育兒專家,婚戀專家。在這...
    暢貝媽媽閱讀 107評論 0 0
  • 1.實際生活中因為所處的環(huán)境,看問題的出發(fā)點不一致,所以不能保證任何情況下專家說的都是對的。我們可以多參考專家的意...
    阮默涵閱讀 65評論 0 0
  • 1.真才實學的專家的確值得學習,畢竟時間和經(jīng)驗都沉淀在它們身上了! 但有些是假專家,水平不夠、濫竽充數(shù),誤人子弟,...
    Logan喵閱讀 141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