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一直想寫寫媽媽。
? ? ? ? 我的媽媽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婦女,但是她卻又是最不普通的一個!因為她是當時少數讀完高中的女子之一,因為她是少有的蘭心慧質,更因為她一生育有五個子女,個個勞心勞神!
? ? ? ? 媽媽年輕時候很漂亮。聽爸爸說,當時在水庫上,沒哪個女孩有媽媽漂亮,尤其是那一對麻花辮,將多少個在水庫邊打石頭的少年心都擰巴成了一團春天里解不開的亂麻。爸爸說:“那時我們水庫邊打石頭的小伙都說以后誰娶到那個大辮子誰就有福氣了,沒想到被我給娶到了,呵呵~”我至今都在勾勒母親年輕時風華正茂的樣子,那該是怎樣的一副驕人的容貌哦!遺憾的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母親容顏不再,因為生育得多,承受的多,所以牙齒已經基本掉光(母親今年只有53歲),固守的那一兩顆也阻擋不了媽媽容顏的變化——媽媽在變老。媽媽的額頭在弟弟看病的那一年就已經爬滿了皺紋,媽媽的兩鬢在我出嫁的時候就已經染上了白霜,媽媽的顴骨在妹妹西下打工時就已經開始高突,我們姊妹幾人真是吃骨頭不吐渣的吸血鬼呀,吃光了媽媽所有的青春、驕傲與曾有的夢想,甚至連媽媽的精、氣、神現在也想和血吞下!
? ? ? ? 媽媽生來心高氣傲。
? ? ? ? 小時她的父親去世,小小的她被大人呵護在懷里,倒沒受過過多的磨難。只是到考大學那一年,原本門門成績優秀的她,被村干部的一句:“你大都不在了,你家還那么窮,你還考啥學哩?”就給葬送了前程。要知道,若是當年母親應考大學的話,絕對會考得上,而且出來之后至少也是和王茹珍差不多大小的官呢!造化弄人,媽媽沒有考大學,也沒有接受來自高門高第的人的求婚,只是嫁給了高大可靠的父親,坦然接受了永為農家婦的命運安排。
? ? ? ? 結婚初期,因為婆婆的苛責,她帶著三歲的我和父親推著一架車的家當就被分出了家,住在了生產隊的牛棚里(我們家現在的房子就修建在當年的牛棚遺址上)。一口破鐵鍋,一個破煤爐,幾個破瓢破碗就組成了媽媽今后幾年的主旋律。爸爸當時是村里的“名流”,呵呵~應該說是比較出風頭的年輕人之一。爸爸力氣大,干活的時候,腋下可以夾上四裝糧食,健步如飛,簡直是天生神力,所以,村里的小混混們都怕爸爸,封爸爸為“頭兒”,可爸爸不渾,爸爸入了村支部當起了干部。看著挺光鮮的,但整天卻只是開會,很少下地干活的,地里的農活仍舊由媽媽一人扛了下來。于是,我的媽媽,一個在家從來就只知道上學,或是在學校隨著知識青年們一起打石頭的她,一個曾經地地道道的知識分子,就此扛起了所有粗重的農活,與鋤把為伍,伴太陽晨昏!就這樣,一個嬌滴滴的學生娃,嫁做他人婦后,硬是將家里地里治理得井井有條!
? ? ? ? 剛剛說過,媽媽是一個很驕傲的人。當看到同時嫁過來的媳婦都懷上小子的時候,媽媽抱著我和妹妹哭了很長時間,恨她不能為爸爸生一個帶把的。其實媽媽是有機會生一個男娃的。好像是我快三歲那一年吧?媽媽懷上了第二個孩子,因為爸爸是村干部,為了落實計劃生育政策,爸爸帶頭讓媽媽引產了,據說引產下來的就是一個男胎。后來媽媽為此嘮叨了爸爸將近半生。
? ? ? ? 我五歲上下有了二妹。當媽媽生下二妹后,奶奶便不待見她了,因為她生不了男孩,為爸爸留不了后。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爭氣的大娘卻為大伯先后生育下了一子一女,日子和順。我家那幾年不能說是愁云慘淡吧,也是陰云密布。爸爸喜歡孩子,心也粗,逗完了自家孩子,就去逗鄰居家的孩子。鄰居有一家生有三個男孩。三個男孩都非常喜歡在我家玩,尤其是與我二妹年紀相仿的老二。于是鄰家老二就變成了我爸的膝頭客,也成了我媽的眉頭鎖。每每我爸抱起鄰家老二親親的時候,媽媽的眉頭就結成了難解的疙瘩,而鄰居家同情的眼神便會定格在媽媽身上。
? ? ? ? 媽媽是一個驕傲的人。她從不需要別人的同情和憐憫。她相信,別人有的,她也會有。于是,她就走上了漫漫的生子之路。三妹和四妹是同一年出生的,一個馬頭,一個馬尾。不過很剜心的是,兩個妹妹都是尚在襁褓的時候,就被送給了別家去撫養。至今我還記得,那年生三妹時,我躲在大門口,看一盆盆的血水從院里端出潑在門前,然后聽到嬰孩的啼哭,緊接著就看到有人將一個布包抱在懷里離開。當我不顧大人的呵斥,跑進里屋時,撲鼻而來的是一股血腥味,目光流轉,卻遍尋不見我那剛剛落草的弟弟或妹妹,于是哭著問媽媽要弟妹,卻不知將頭埋在被里哭得最兇的那個人心里有多痛!同樣的痛楚在年末又一次降臨,明明已經確診的弟弟卻變成了妹妹。于是當四妹降臨人世的時候,便是我家最灰暗的時刻。爸爸媽媽很是疼愛自己的子女,無論男女。只是當時國家有政策,不得已,為了能有一個男娃,最后還是在糾結與痛苦中將自己僅僅疼愛了一個月的四姑娘送與了她的二姐撫養。
? ? ? ? 守得云開見月明。淘氣的弟弟是在我將近十一歲那年出生的。唯一一個出生在夏天的孩子為媽媽重拾了驕傲與自尊。弟弟的出生為我們的家增添了很多歡樂,但絕不能說我的媽媽是一個重男輕女的人,只是日子過得遂心了一些而已。媽媽對我們姊妹幾人都付出了很多,包括送人的三妹和四妹。? ?
? ? ? ? 我是家中的老大,也是令爸媽比較頭疼的一個。我是典型的80后,叛逆和任性與生俱來。那年中考完畢之后,本來學習還不錯的我因為貪玩和兒戲與靈一高失之交臂。然而就在爸爸為我跑關系,準備將我送入靈一高的時候,我因為爸爸的一句話,就置氣報了師范。其實爸爸只是在關系都打通了之后,放心之余,與我開了一句玩笑:“你看你像上學的樣?”可就是這樣一句滿是疼愛的責備卻讓我心生怨恨:我要報師范,我要花你的錢。(當時花4500就能上靈一高,而花20000才能上師范)帶著這種“天下人皆負我”的抱怨,我在師范渾渾噩噩地完成了三年學業,其中的離經叛道與冷酷犀利對爸媽造成的傷害自不必說。現下想想,當時真殘忍:那是一種少年人獨有的狠絕啊!我可以想見,敏感細膩的媽媽曾經有多少次的暗自垂淚,有多少次在別人都驕傲地提及自己兒女時的無奈與自責,對,絕對是自責!她從不認為我們姊妹幾個會給她丟人,只會自責自己不會教育,老是說:“多好的孩子,怎么就托生在了咱跟前受苦?”現在想起這句話,我的眼淚還是會止不住地流下來……
? ? ? ? 好不容易畢業了,卻不包分配。于是,爸媽先后托關系找人安排我的工作;工作安排好了,卻領了四年的200塊。干最重的活,吃最黑的“饃”!這期間,嘮嘮叨叨的媽媽竟然一句埋怨我的話也沒有,只是問我的錢夠不夠花,囑咐我女孩子要多注意打扮自己,要學會照顧自己。饒是這樣,敏感叛逆的我當時只是覺得煩,并沒有絲毫的感激,連理解都沒有,更不用說能夠體諒分毫!就這樣,在頂撞與拌嘴中我埋怨,甚至指責媽媽不再愛我!現在驀然回首,真想時間倒流,讓我能夠抱著媽媽說抱歉,說我愛她!
? ? ? ? 一旦想起當年那個荒唐別扭的我,思緒不禁就亂了,連文字的表述也亂了,唉……
? ? ? ? 嫁給現在的老公曾經也是對媽媽最沉重的打擊。媽媽一直以自己的兒女為驕傲,她認為我這樣的人就應該有一個影視作品里的白馬王子來疼愛,可是我卻選擇了最令我心安但卻不出眾的老公。如今時過境遷,媽媽卻最愛這個女婿。說他是這世上對我最好的人,比爸爸還好。這就是我的媽媽,從來都是以兒女的幸福為最終的祈盼。?
? ? ? ? 現在,三個妹妹和弟弟都已相繼成人。二妹現下在西安與男朋友艱苦地打拼,如今她的處境像極了當年我的處境,而媽媽依舊是那個守護我們的人,只是二妹比我懂事很多。三妹孩童時得了一場大病,當三妹的生命被死神攥在手里的時候,媽媽像癱了一樣躺在床上,守在電話旁,等待遠在西安陪護三妹的爸爸從醫院里打來電話報告三妹的情況。我仍記得當年我不經意間瞥見的媽媽的形象:四肢癱開,像是被抽走了所有的精神,唯一能讓她彈跳起來的是那部在床頭的電話鈴聲;灰敗的臉,空洞的眼神沒有焦點地望著天花板……那一刻,我幾乎要認為:若是三妹就此去了,媽媽可能會隨之而去!所幸,三妹與爸爸的父女天性使三妹在停止呼吸后又掙扎著逃脫了死神的魔爪。三妹轉入普通病房的那一天,是媽媽開始進食的時候。如今的三妹已經在鄭州立足,與那家人生活和順美滿,只是媽媽卻從不允我們有任何聯系。四妹很頑強,也很獨立。剛一走出學門,就自己在洛陽找到了工作。只是我的四妹因為嬰孩時候的放棄對爸媽抱有很深的成見,曾經有一天發短信質問當年的拋棄原因為何!我可憐的爸爸媽媽在默默地供養四妹上學之后還是要給四妹一個合理的解釋!我的弟弟是一個很愛搞事的小孩。小時候因為不小心掉進便池里,身體的抵抗力便大打折扣。6歲開始便因為和三妹一樣的病四處求醫。我的媽媽,一個一生在農村打轉的農婦,獨自一人帶著我的弟弟在北京先后治了三年的病。不能想象媽媽會受到怎樣的待遇,只是從媽媽回來當軼事給我們講的故事中略知一二。媽媽說,到醫院里打飯,排隊的人真多,齊齊(我弟)想吃土豆,我對著窗口喊“土豆”,里面的人說“猴頭?”后來給人家指是土豆,人家就厲害了我一頓,說我不把話說清……我可憐的母親怎么會將普通話說得字正腔圓?每每當媽媽笑著將這件事說給別人聽的時候,我的心就是一陣酸楚:媽媽這一生為了我們姊妹幾個受了多少癥,才可以令她如此坦然地面對別人的疾聲厲色?那幾年出外坐火車,只要途中遇到鄉下婦女領著孩子上火車沒座的,我會毫不猶豫地站起來讓位,不管車上有多擠,路程有多遠,因為我期盼我的媽媽在外也能遇到這樣的好心人:在她沒有座的時候,為她讓一席之地,歇歇她連日里趕路浮腫的腳。
? ? ? ? 我的媽媽這一輩子,不知將心分成了幾份:給奶奶的、給外婆的、給舅舅的、給二姨的、給爸爸的、給我們姊妹五個的、給我老公的、給我孩子的、給我妹妹男朋友的、給我弟弟的女朋友的、給我婆婆公公的、給周圍人的、給路遇的可憐人的……卻獨獨沒有她自己!
? ? ? ? 我的媽媽,你何曾普普通通?你在女兒心里永遠是一首無法讀懂的史詩巨著!永遠是一條無法趟過卻惠及我一生的母親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