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同居”的日子

圖片發自簡書App


首先,我說的同居不是男女用愛情的名義住在一起,而是三個在校時的好友剛離開學校的集體宿舍,因為實習單位近,便高舉著友誼的大旗又進入到了集體生活中。有別于宿舍,因為這是我們自由意志選擇的結果。

我們都在小學實習,只是她倆在同一個小學,而我在附近的另一所小學,我們同居的場所是由她們學校友情提供的,所以,我算是借住者。初次來參觀房子時只覺得空蕩無比,什么都沒有。后來我們買來了鍋碗瓢盆,買來壁紙,甚至還買了新床,總之我們用我們的錢盡我們的力來裝飾這個新家,用我們各種身外物塞滿了它,卻開始感嘆這么小的房子是怎么住下三個人的。

是的,我們的房子很小,但我很愿意把它稱為我們第二個家,我喜歡這個小小的家,就像林良所說

“我們夜里看到萬家燈火,看到一個一個發出光明的窗戶,我們知道我們這個只有一個房間的家,夜里也會發出星光,我們的窗戶也會發出光明,成為星群里的一個·······”

2016年6月5日,我們仨正式開始了同居生活,到今天9月24日我們已經同居了三個月(期間因為放暑假我們還各回各家了一個月),現在換成了力力在廚房忙碌,心坨在一旁玩手機,而我抱著電腦在一旁噼里啪啦打字,她們應該怎么也想不到這么平凡的瞬間就這樣定格在了我的歲月里我的文字里。

我實習的學校雖然不算遠卻也不近,每天都需要步行20來分鐘,在上班的日子里,我每天都比她們早起,當我準備就緒出門時,她們才悠悠醒來,對著睡眼惺忪的她們道過早安,不忘出門前對她們說一句“我先出門了阿~”我想生活總歸需要一點儀式感,那么這句“我出門了”來開啟我們全新的一天吧。

下午,我卻總比她們回家早,鉆進廚房,開始做飯炒菜,等她們回來,然后就今天一天的工作進行喋喋不休的討論與分享,就這樣一天又一天·····日子過的充實而忙碌。

我給自己的定義是“媽媽型”,因為廚房大部分時間都屬于我,從我們這個房子升出的第一縷炊煙時,就證明了我們是食煙火、懂生活的。

在我做飯時,心坨總會探個頭進廚房來問我需要幫忙嗎?得到我的指示后便開始剝蒜,洗菜。而力力則喜歡突然從我身后攔腰抱住我,上演一出偶像劇戲碼“你知道我愛你嗎?”或者“你愛不愛我?”這種讓人一聽便起雞皮疙瘩的對白。但“媽媽”都是啰嗦的,我也不能免俗,我總會催促她們該洗澡了,該出門了等等。

力力是嚴格執法的監督者,東西擺放整齊出門隨手關燈,這都屬于她的管轄范圍,所以當她大聲喊“是誰又沒有關廚房燈!”我跟心坨都自動噤聲,或者迅速推脫給對方,但你們知道的,管理者一向都會有一個共同弊病,那就是嚴格管理別人卻疏于自己。

但當我們當場抓獲她隨手亂放的物品后,她總是以她的絕殺——撒嬌,來對付我們“哎呀,人家忘了嘛”我們便也不再不依不饒,就這么放她一馬。

? 心坨就像潤滑劑,有別于我和力力的易燃易爆,是我們三人中最溫和的一個,她的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大笑具有把我們jpg的生活轉換為gif動圖的神奇功效,我們總能因為簡單的對話而樂的捧腹大笑,或者刷到好玩的段子跟對方分享后再一起笑。在周日下午,我倆一人泡杯咖啡在同一張桌上備課,偶爾交談幾句,還有比這更愜意的下午么?

而自從買來電子秤后,我倆便開始為了身上忽有忽沒的半斤八兩肉,而變得斤斤計較起來。沒事便要上去踩一踩,睡前踩上去發現比昨天少了一兩都會使今晚的夢更甜,而如若增加了也不至做噩夢這么嚴重,只是會干嚎幾句“我怎么又胖了!不能再吃了!”然后仍舊去床上睡覺準備做一個美夢。

我們一進門便把門關上,窗戶外面是世界,窗戶里面是家,別人不會知道我們這個小家每天都在上演什么樣的故事,只有住在里面的我們才知道。但是有些小事卻連我們自己都忘了。

哦~不對,如果家里的全身鏡會說話,她一定都記得這家小小的房子里每天發生的所有事,因為她對我們是那么重要,每天醒來臉都沒洗,第一件事就是跑到鏡子前左看右看,再趕時間出門前也得跑到鏡子前,得到鏡子的贊許,才滿意的出門去。

我們每周都給這個家進行一次大掃除,保持家的整潔舒適,這樣可以從某種程度上大大提升我們的幸福感。


無法想象這座城市如果沒有你們,我該是何等孤獨無助,因為你們的存在,便可以忘掉剛出校門的不適,因為你們的存在,便可以把出租屋當成溫馨的家,因為你們的存在,把他鄉變為了家鄉……


我不知道以后會怎樣,也不敢保證我們這份珍貴的友誼能否地久天長,或許以后有能力買大大的房子,有裝修華麗而精致的家,亦或沒有。但我都會記得這段“同居時光?!蔽覀兊目鞓肥侨绱说暮唵危覀兊挠颜x是這般純粹……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