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藥來自于自然界的動植物,同樣的人的食物也取之于自然界的物質,藥食之間的區別也就在這種“氣味之偏也”從這個意義上講,藥物有大毒,食物有小毒,這是一種客觀存在,認為中藥都無副作用的人們自然更不會認為食物會有毒性作用,所以飲食無度,自然成病,這是一個認識上的錯誤,也是一種必然結果。
食物性味之篇是相對于人體自然平衡來講的,也就是說任何物質如果對人體的平衡狀態有促進或者抑制作用,超越了一定的限度,就是偏性,這種偏性是一種相反作用,可以破壞人體的平衡,食物的毒性是一個積累的過程,人無法感知到這樣的過程,但能體驗到拼性知己的結果,也就是疾病的癥狀,食物的毒性累積較慢,但發生病癥后消除也比較困難,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據這里舉一個例子,海帶是人們熟悉的海產品食物,海帶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無論從中西,都會用海帶來治療甲狀腺方面的疾病,因為海帶的特點就是含碘量高一百克,鮮海帶中含碘量為113.9微克人體每天需碘量,成人約在150微克海帶,可以快速的補充人體的店,需要以糾正人體一點,缺乏所形成的疾病,中醫認為海帶有軟堅散結化痰的作用,嘻嘻,現在有人認為具有降壓的作用,所以很多人認為海帶就是保健食品,碘攝入過多也會引起甲狀腺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