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恐懼,其實每個人內心里面都有相同或者不同的恐懼。
時間拉回到我的童年,小時候,我的恐懼挺多的,由于小時候我沒有在自己的親生父母身邊長大,在我才幾個月大的時候,我就被親生父母送到了親生父母的哥哥家,也就是現在的養父母家,原本應該叫大伯大媽。
對于這段經歷,從小到大,我一直耿耿于懷,多少個不眠之夜,問自己為什么要來到這個世界上?
也許就是因為三歲前沒有親生母親的陪伴,導致我的內心總是特別憂傷、特別敏感。
記得小時候,有一天,夜幕降臨時,有一個鄰居來我家里竄門,是一個老奶奶,她對我說:“你是山里頭的娃,把你送回山里頭去?!?/p>
雖然那位奶奶只是開玩笑地對我說,但在我心里留下下很深的印象,那種恐懼總是揮之不去。
自那以后,只要家里有人來,尤其是陌生人來,我就會躲起來,因為我特別害怕陌生人把我帶走,因為我的內心太不有安全感。
那種恐懼和不安的感覺,我想沒有和我類似經歷的朋友是無法體會出那種感覺的。
恐懼陌生人,來自于我內心有深深的不安。
沒有希望就沒有恐懼,沒有恐懼也就沒有希望?!ê商m哲學家)斯賓諾莎
現在學習家庭教育相關課程,我也慢慢明白了這個心理背后的原因,我開始特別同情那個可憐的自己,我特別想擁抱我內心那個脆弱的小孩,我在不斷地療愈自己,我想把自己身上的所以不安和恐懼全部釋放掉。
因為內心有不安和恐懼,我自然是自卑和弱小的,因此從小自信跟我就掛不上邊,上課老師提出問題時,我通常不敢舉手,除非被老師叫起。
幸運的是,在學校的日子,我遇上了好多良師,因為老師對我老師特別好,也常常給我一些鍛煉成長的機會,這讓我在學校有了很多的自信。
但是一回到家里,我的狀態馬上就變了,找不到一點自信,因為小時候,我特別喜歡去學校,喜歡在學校無憂無慮的日子,喜歡和同學們玩各種各樣好玩的游戲。
也許是自己內心的極度自卑,因此特別希望交到朋友,再加上學習成績也不差,長得也不賴,因此經常有好多朋友愿意和我交朋友,我也特別感恩不嫌棄我的那些朋友們。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對于恐懼的事情慢慢發生的轉移,印象最深的就是大學期間在全班同學面前通知事情。
因為在大學期間,我們的輔導員讓我當班里的團支部書記,做這個班委,每個星期都需要上臺去跟班里的同學通知一些重要事情。
每次遇到周末自習的時候,我都特別焦慮和恐懼,我特別害怕上臺的那一刻,5分鐘可以講完的事情,我在心中要想好幾十分鐘,快下課的時候,看時間快來不及的時候,才鼓起勇氣上臺去講事情,然后上去之后匆匆結束。
我一直以為我那樣的狀態是有問題的狀態,怎么會那么緊張呢?
但是,通過后來不斷地學習,才知道,原來每個人都會有那樣的心理狀態,只是緊張程度不同而已。
不曾恐懼過的人,不會抱有任何希望?!绹骷遥彀?/b>
記得聽一位老師的演講中,聽老師說,世界上最讓人恐懼的事情不是死亡,是公眾演講,就是說和死亡相比,公眾演講被放在了第一恐懼的位置。
可見公眾演講是多么讓人懼怕的事情。
如今,為了克服自己內在的恐懼,我一直在突破,主動突破,主動去說,主動去表達,主動在公眾面前表達,而且,我要求自己不提前準備講稿,以鍛煉自己的隨機應變的能力。
通過我的突破,我發現我內在的恐懼竟然減少了很多,自我的成長,自我的突破,比得到別人的認可來得更實在一些。
誰不經常克服自己的恐懼心理,誰就領悟不到生活的真諦?!绹骷遥勰?/b>
突破自己的各種恐懼,我依然在路上……
? ? ? ? ? ? ? 無戒365極限挑戰日更營第1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