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適圈真的舒適嗎?

大學畢業后,大家會面臨就業的問題,婚姻的選擇,特別是那些混跡在大城市的外地人還要面對戶口的壓力。

來自各方各面的壓力會讓剛走出大學的年輕人手足無措。父母每天耳提面命的都是早點成家,努力落戶,最好有個鐵飯碗,覺得這樣的生活再好不過,那簡直就是泡在了蜜罐里。可是,我們的成長環境已大不同于五、六十年代的他們,不再是那個生活中只有吃飯、上工、帶孩子的年代,那個每天為了幾個工分跟別人爭的面紅耳赤的年代。所以,對老一輩人來說,有一份穩定的工作,老婆孩子熱炕頭就是極樂世界了,因為他們經歷了太多的動蕩、太多的不確定和太多的打擊。很多老人都有著宿命論的人生觀,不去評論這種人生觀是對是錯,至少,對于年輕人來說,這太過于悲觀。

我們生長在一個和平的年代、一個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年代、一個注重生活質量的年代。我們這一代孩子出生在紅旗下,成長在關懷中,最重要的是,今天的年輕人他們對信息的接受度、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已遠遠超過老一輩人,我們在大學中接受的教育不在是柴米油鹽醬醋茶,而是讓生活變得更好,我們不想在聽政府的政策吃飯,就像農民伯伯起早貪黑的還要靠天吃飯一樣,我們想自己去改變生活,而不是被生活改變。高曉松說“生活不僅僅是眼前的茍且,還有詩跟遠方”,前提是,你有能力維持自己的生存。這個社會不缺家庭主婦,也不缺只會microsoft的公務員,缺的是創造、是改革、是發現、是不一樣的元素。

我也是一位即將畢業的在讀博士生,面對著25歲,即將26歲的年紀,我具有著對我自己人生最高的選擇權,再年輕一點,我還傻傻不懂事,在過幾年,可能會有更多的情感負擔。同時,這個年紀也曾被長輩、朋友們勸說應該做一個最最普通的人,擁有一份最鐵飯碗的工作和一份不咸不淡的婚姻,過著最平淡的生活,不是說這樣不好,只是不應該發生在這個年紀。但是看過《烏合之眾》的讀者都明白,沒有絕對的真理,打擊之所以會從眾,就是因為群眾可以給個人提供最強大的安全感,自己一個人不敢做的事情,有了群眾的后盾就敢做了,一個人不敢表現出的陰暗面,在群眾中會被激發、甚至爆發。一個內心越缺乏安全感的人,約容易從眾,一個沒有自己主見和思考的人,與容易贊同煽動者的意見。所以,群眾往往是喪失資助思考能力的,他們雖然叫囂的最大聲,但是卻是最缺乏邏輯思維的人。

我曾認真考慮過,也看著身邊的朋友們漸漸步入婚姻、開始一段穩定的工作,不咸不淡;我衷心的祝福他們,也真的羨慕他們,我知道這樣的生活不僅僅是安穩、是陪伴,更是一份安全感,讓你相信不管發生任何事情,都有一個人陪你、安慰你。所以我是真的羨慕,但我也相信,婚姻靠緣分,這種緣分建立在雙方完整的自我認知與完善的價值觀和世界觀之上。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不是被分配的,而是自己尋找的、爭取來的。

認識一個師姐,全國前三高校本博連讀畢業,在國內本可有一個安穩、舒適而且收入不低的工作,在27歲的年紀,在大家都已為他要定下來的時候,她只身一人去了新加坡,一切從頭開始。在大家都很詫異的時候,她只是默默將微信簽名改為了“跳出立即的舒適圈”。

所以,如果你對目前的生活很滿意、很開心,覺得自己一生就應該這樣,現在能看到20年后的自己,覺得正是自己想要的。那么恭喜你找到了適合自己的生活,恭喜你完成了對自己的定義。但是,如果你發現現在的生活并不是你想要,而只是為了尋求一份安全感,那么,與其說你缺乏的是安全感,不如說你是不敢跳出這個舒適圈,之所以不敢跳出這個舒適圈,有兩個原因,可能是不敢面對太多未知的困難,也可能是知道這些困難而不愿克服,就是懶得改變。

可是舒適圈就真的舒適嗎?生活中是需要創新的,人也是需要自我實現的,根據馬斯洛的需求理論,當基本需求得到滿足后,人們就會想更高層次的需求進發,當更高層次的需求得不到滿足時,人們會處在一種壓抑的狀態下,長期的壓抑可能會讓人喪失對生活的激情,如行尸走肉,或者活在自我陶醉中。

相反,跳出舒適圈,固然會有很多需要克服的困難,但同時,也有大把大把的機會——挑戰自己的機會,探索世界的機會,成就不可能的機會。

我對自己20年后的祝愿就是,做一個依然能夠去愛、去體會、去大笑的老女人。哈哈哈,想想都可以笑出聲來。我崇拜的,是那些能夠將自己的興趣轉變成事業,能夠在自己的事業中收獲成就感和自我實現感;家庭和睦,不用為雞毛蒜皮的小事夫妻反目,擁有一個包容、溫暖、柔軟的心。能夠將自己的一生活成一個傳奇,能夠為身邊的人,甚至更多的人帶來正面的影響,能夠鼓勵他們,幫助他們,能夠授之以“漁”。

有人問:一個人來過這個世界的證據是什么?

答:就是你帶給別人的影響,是愛與被愛。

如果對現在生活感到不滿,只有兩個解決方案,要么接受它,要么改變他。覺得年輕人更應該跳出舒適圈,可能并不知道自己最適合的是什么,但是keep looking, don’t settle。

有一位唱功的企業家說過,“人生不過兩件事,看見,然后做到”。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