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祭。
清明時節雨紛紛,每年的清明節好像全世界都在下雨,以前在書上看到過一句話,到現在都記憶猶新。“清明的雨,是上帝悲憫的眼淚****?!?/strong>當時看到這句話并沒有太大的情緒起伏?,F在再想起來這句話,只想用“天地不仁”來回應。
(一)
把清明節真正當成一個節日,是因為一位爺爺的離世。那時的我還在上學,天天除了學習沒想過別的,像打了雞血一樣一個勁的往前沖,身邊的風景再美看一樣就過去了,都不想多看兩眼。
收爺是我們村的五保戶,從我記事起他就一個人,沒有父母妻兒。小時候,他經常帶著我玩兒。他有一雙巧手,幾根狗尾巴草就可以編成兔子、小狗、小籃子等各種造型,我沒有瞎掰,而是他的確給我編過。
小的時候冬天還特別冷,我穿過他給我編的草鞋,在我的記憶中,那才是真正的草鞋。他有一個菜園子,其實菜園子也就是他的家。每年夏天,菜園子是我經常跑去的地方,黃瓜、番茄、茄子長滿了園子,葡萄架下的水井,還有一顆顆晶瑩通透的葡萄。
到了菜園子澆水的時候,我就在溝渠的終點等著,爺爺在葡萄架下壓水井,等水流到溝渠終端,我就大聲告訴收爺:“好了,到頭了!”他就在那頭用鐵鍬改道,澆灌另一條溝渠。
也許那是一件很無聊的事情,但我在那兒等得津津有味,看著水流慢慢流到腳邊了,再跳到另一處去等,任務完成了就洗一根嫩黃瓜,一個紅番茄,邊吃邊玩。
秋天,菜園子蕭條了許多,但是果樹又成了一道新風景,因為收爺會嫁接果樹,一個樹上有兩種水果,在書上學到這個詞以前我就在樹上見過了。除此之外,爺爺還專門種過“香姑娘”,晚上回來就繞道到我家門口給我,那種開心和寵溺無以言表。那是我童年的記憶,可能是因為我記憶力太好的緣故,這些事情我都記得。
有一次從學?;貋淼臅r候,我問奶奶怎么不見收爺回來吃飯。奶奶告訴我,收爺沒了,喝農藥自殺,已經埋了。沒有家人,沒有賓客,連個送終的后輩都沒有。我突然想到了一件事,那可以說是我至今為止唯一后悔的事。
也就是在收爺死前的半個多月,他在門口和一位鄰家的爺爺聊天,我在旁邊坐著神游天外。
收爺突然問我,“靜靜,要是我死了你會不會哭???”
我愣了一下,說:“我也不知道?!?br>
他看著我笑了。再次回來的時候,就是上面的事了。
我不止一次在想,如果我當時說:“肯定會啊!所以您得好好活著,看著我考大學,看著我結婚,過不一樣的日子。”結局會不會就不一樣。
我們家6個子女,我是跟著在爺爺奶奶的屋里長大的,跟收爺相處最多,鄰居都說,“你們家那個閨女會說話,討人喜歡”之類的話。
經過那件事后,我再也不認為自己是一個會說話的人。后來,話說的越來越少,人也越長越大。
(二)
上了大學后,與家人隔得更遠了。在家里的時候,我們相聚的時間也不多,但是一旦“身”離得遠了,“心”也對距離有了莫名的畏懼感。
大一的時候姥姥走了,走的有預兆,卻又悄悄的。姥姥病危的時候,小姨給我打電話說,我媽很堅強,看到姥姥病重都沒有哭。我說:“沒關系,即使你們沒了媽,我媽還有個女兒,你也有兒子了?!蔽覜]辦法跟她們說姥姥有多好,那只會引得她們更傷心,只能勸她們寄希望于未來,治愈現在的傷痛。
姥姥在家里是一個很能拿主意的人,如果不是身體的原因,也算是一代女主人。小時候去走親戚是令我很開心的一件事,我喜歡姥姥家的院子,兩處院子連在一起,中間有一個小過道,很有韻味。雖然姥姥說那里又臟又潮濕,可我還是喜歡待在那兒神游天外。
有一次姥姥騎著三輪車,提著一籃子雞蛋,頂著大熱天來到我家。我和我媽都很意外,姥姥說我要過生日了,專門過來的。其實那天并不是我的生日,她只是心里惦記著外孫女。這件事情我一直銘記在心。后來,姥姥跟著舅舅他們去城里住,我們見面的時候變得少之又少。姥姥需要照看她的孫子孫女的學習起居,我也忙于上學讀書,有時兩三年還見不上一面。
記憶里,姥姥常說我是很乖的外孫女,我們一起出去的時候,逢人就夸“這是我唯一的外孫女,又乖又聽話,大老遠就知道喊姥姥,和俺閨女長得像吧~balabala……”好像有這個外孫女是她很大的驕傲,剛開始被她這么貌不掩飾的夸獎還感覺可不好意思,后來就慢慢習慣,也能理解了。
她的兒女雖多,卻都不常在身邊,惹是生非的時候多過膝下承歡的日子。孫兒們長時間生活在城里,也不主動喊她奶奶,而我跟她親近,她也待我很好。姥姥去世的時候,趕上我們學校期末考,爸媽沒告訴我她去世的消息,我也沒能見她最后一面。
(三)
時光如梭,我們慢慢的長大,家里那些和藹慈祥的長輩逐漸離去。在享受生命中多彩時光的同時,我心懷感恩,感恩親人長輩賦予我美好的生命,也滿懷期望,帶著他們的希冀讓自己過上更豐富的人生。
在很多世界級的文學名著一些作家寫下他們認為的生命的意義,生命的崇高、珍貴、不可褻瀆,還有生命的美好、傳承、無限延續……
如果你問我:“你怕死嗎?”我會很誠實的告訴你,我怕!而且怕的要死!世上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我還沒見過,有很多想經歷的事我還沒做過,在有限的生命中我想一點一滴地去實現它,完成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