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00-1/2019-06-30
大家好,我是君子,能在此發言我感到很興奮。
是的,興奮。細心的老鐵們可能已經發現,相對于六月上旬及以前,六月下旬我幾乎是夜貓式的潛水:深夜或凌晨某個點出來發條信息便繼續消失一整天,不參加職能組也不互動,我一度以為不能畢業。(可能真的不能)
那我消失的這一段時間在干嘛呢?
我在進行為期11天的旅行,跨越杭州-蘇州-上海三地。
我在進行增值模塊打卡的每日爆棚。
我在聆聽運營學院的6場分享,并寫復盤。
我在簡書中每日碎碎念式地敲日更。
甚至,就在昨天,還挑戰了一天5本書的速讀(雖然是野路子)。
奕晴說,要有戰略落地思維——
所以6月17號利用三小時訂完旅行的行、住以及每天的建筑打卡點和行程,晚上搬“家”(畢業離校)收拾,18號中午坐上遠行的火車。而我同時還開始“清算”每天除了建筑打卡外,我大概還可以在哪一天的哪一段時間來完成我的一系列日常工作:模塊打卡、日更、閱讀、聽分享、復盤。
奕晴還說,要有自我超越思維、推動發展思維——
雖然我還沒有能力組建組建的團隊,但是也不妨礙我用于個人成長之上。這段時間,我的重心自然是旅行,是用腳去丈量用身體去體驗我曾畫得滾瓜爛熟的各建筑單體或群體,所以我早上六七點起來便開始我們的建筑之旅,直到晚上七八點回到夜市游玩,十點左右(精彩的話十一點后)才回青旅,開始快馬加鞭聽分享、閱讀、寫復盤,然后日更,洗漱完了再開始明天的模塊打卡+閱讀,一般凌晨一兩點寫完了便睡,也偶爾會到3點。那個時候我都不敢閉眼,生怕自己一閉眼就直接到了第二天早晨,而打卡文還是空白。
雖然說在旅行中我完全可以以此為借口不打卡、不復盤,可是正如說到我心坎里的那句話一樣:“不滿足于傳承、不要滿足于現狀、要做到更好”,除了集卡癖似的湊齊10個模塊的執念外,我還要跟我們一排一起玩一起成長,還想默默窺屏運營學院的老鐵們(畢竟潛水,低調點好),還有點小傲嬌:那么大大咖整天飛來飛去都能做那么多東西,我憑什么不可以!
小心思真的是特別多了······
于是乎,在火車上我必定眼不離iPad(閱讀),手不離鍵盤(打字),被人驚呼“你是在辦公嗎”,解釋后又驚呼“我看你不一般”;偶爾逛夜市的時候我撇下同伴在嘈雜的叫賣聲中應邀做了人生第一次拆書稿分享;在青旅里特意不吹頭發等它自然干,好讓我不再(也沒法)焦慮地慢慢地閱讀、打卡。
青旅中的人驚訝:你們怎么早出晚歸還能這么精神?
深夜,我的同伴致力于P圖,確保單反正常工作;我致力于閱讀寫作,確保不掉隊。我們都不再失眠,沾枕即睡,第二天再精神滿滿地各地跑——天天做著喜歡的事情,每天都覺得精神飽滿,靈魂滿足,一點兒都不覺累(累的話,就在晚睡中解決)。
火車回到大廣州的第二天(周六)沒有休息就早早到學校拿畢業證報到證(因為旅行,我翹掉了校長撥穗!!!!),周日修整了一上午,下午便因為誤打誤撞來了個一天速度5本書的挑戰(中途陪爸爸媽媽出去吃飯),終于在倒數第八分鐘完成,有點兒虛脫。
但同時也發現:累的時候,并不一定需要睡眠,可能換種不同的活動就好了。
六月份,我深刻感受到一個詞:探尋極限潛能。
所以,七月份,我又有了新目標。
等我寫完成長記錄,就可以小小地完美結束我的六月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