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新浪微博的私信里收到了一位出身自大山的孩子寫來的信,坦白說基于對同是農村人的好感,我看完了這位農民的后代有點近乎悲苦的經歷。
少年時代顛沛流離,父母來京打工,自己寄人籬下,好不容易念了一個大學,卻因為想要避開某個學科的關系,選了一個自己不喜歡的專業,現在臨近畢業,不僅僅是迷茫,還有父母逐漸年邁自己內心里的壓力。
第一次意識到自己沒用,未來拿什么養活他們呢?
我知道我們常常在電視上看到類似這樣的場景,貧苦的農村,你不知道的大山生活。
古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可事實上很多時候窮人的孩子當不起家,那種從小就刻進骨子里的害怕,對金錢的渴望,自卑和自我厭惡,往往會讓我們比那些出身好的孩子,走上更遠的一段彎路。
對方在來信里問:我現在去了一個陌生的城市,應聘了17家公司,終于找到一個不用交錢就能上班的地方,可一想到底薪只有兩千,每天交通費就要15塊,而房租水電還有600,這樣的日子我只能中午喝粥,晚上吃掛面來勉強維持,我真的看不到未來的希望……
許多成功學告訴我們,如果有一天你有了成就,那你過去所有吃的苦,都是促成今天的必然結果,如果你沒成就,那這些吃的苦,就是你成為一個失敗者的理由。
對方的這段話讓我想起了十幾年前,我一個人在北五環的霍營地鐵站下車,為了省下五塊錢的三輪車費,穿著單薄的衣服在寒風里一路小跑十幾分鐘,在小區門口的新疆館子,叫一盤五塊錢的炒面片,喝一口小二,傻逼一樣學著大人們,在咽下去的一剎那皺緊眉頭喊一聲表示痛快。
一個內心苦的人可能不太容易交得到好運,而很多時候,我們的苦,是天生的。
父母那一代人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孩子可以讀書,因為讀書可以改變命運,不做農民。
可我們真的讀書之后才發現,我們很多時候事事都不如人,不敢說話,穿著寒酸,不敢上臺,沒資格揮霍,內心里的那種倔強還很容易在擠壓之下變成了清高不合群,變成了自我逃避和放棄。
讀書能改變什么?我在讀大學的時候也問過自己。
那種富二代的敗家公子哥愚蠢如豬,這可能只是電視劇里演演讓你內心平衡的戲碼,很多時候你面對的是有錢的人比你聰明,沒你聰明的比你會辦事兒,而那個又不會辦事兒也不會說話,還窮的你,其實一無所有。
對談的過程中,我才知道對方是個小伙子,他說自己沒什么特長,也找不到自己的興趣愛好。每個暑假都去北京刷盤子,感覺未來自己除了刷盤子好像啥也不會。
他說,川叔,你和我聊聊吧!哪怕罵我,我也全盤接受。
一般來說,我真的也只對女生客氣,因為女孩子畢竟還需要呵護,男生多摔打幾下會更容易成長。
我幾乎火力全開的罵了一通,包括對方一語帶過的“我沒什么特長”這種假裝自己不會,其實是自己不努力的假招子,以及選了自己不喜歡的專業,我不喜歡,所以我學不進去的借口。
窮人,沒有資格說“我不喜歡”。
我的確沒有辦法教他致富,也不能拿個算盤告訴他怎么做公交,省去地鐵費才能讓自己吃的飽,我唯一能告訴他的是,作為一個大老爺們,你寧可餓肚子都不想想要找點什么活兒去干,添補點家用。如果一個男生都能讓自己餓死,那還說什么養活一家人的屁話。
我們這些農村孩子,一直留守在大城市,為了什么?
不就是為了給自己一個希望么?
所以不是你窮,你苦,你就有理,知道自己基礎弱,才更應該撇開面子,先讓自己活下去,不是么?
我說,我敢斷言,窮苦的你不是大學里最忙,做兼職最多的那個,那么休息了四年,苦惱了四年,欠了四年債的你,現在畢業了,你要哭給誰看呢?
寧可餓著,也不多想想去怎么賺錢,這不是人窮,是腦子窮啊!
現在有工作了,嫌錢少,怕看不到希望,那能不能在錢少的地方做到第一?一個月做不到,一年可不可以?如果一年還不可以,多久可以?
如果一直都做不到,就帶著父母滾回老家算了!
大學四年不爭不搶,現在社會就肯定要逼著你爭搶!
是,我們是窮,可能家庭出身還連帶著自卑、沒有分享精神、容易苦逼,甚至極度希望被人認可,可有些事,你不能因為基礎差就選擇不去做,這個社會的法則,你一條不合格都玩不轉,更何況我們還是幾條都是零分。
人是一個變量,我們誰都不知道三年后、五年后自己會變成什么樣,所以你要么內心抱有希望,鼓勵自己活下去,希望自己拼個三年五年能有所不同,要么就是放棄,帶著父母滾回山里,不就是這樣么?
身為一個窮人,你覺得你還有更多選擇么?
小男生和我說,川叔,我知道我都沒資格哭,但是現在還是很想大哭。我一定牢記你的話。
我說,那你還是別哭了,快找個廁所抽自己幾個耳光,這樣會比較舒服……
“人是一個變量”這句話我對他是這么說的,也曾對過去的自己這樣說。
假裝樂觀活下去很難,但有時候生活不允許你有更多選擇。
我沒告訴他,我曾和他一樣,自卑苦悶看不到希望,一個人在大城市漂泊,找不到存在感和認同,甚至一度自甘墮落自我放逐過很久。
我扛過了七年,才陰差陽錯地找到了屬于自己的軌跡。
那些少年時代羨慕的年薪,那些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收入,那顫顫巍巍的小進步,那一點一點在整整十年里打碎、拾起、重塑的自信和勇氣。
有些事,不經歷你無法知道。
而每一個人的人生都不能復制,也許我走了七八年的彎路,他走一兩年就走到頭了。
過去我常常覺得上天特別不公平,為什么總要我經歷那么多的苦,忍受那么多內心的折磨和焦灼,吃那么多苦對它有什么好處?
現在我才懂得,因為沒有一個健康的心態,健全的性格,不曾有過更好的基礎,所以只能一遍又一遍的被打磨,被粉碎,被重塑。看看你是否在每一次落地之后,都還能慢慢匯聚,心懷希望的站起來。
窮人,有時候倒下去很容易,而站起來也只是為了拼一口氣。
我的人生比同齡人落后的許多年,在人家結婚的時候我失戀,在人家買房的時候混不上溫飽,在人家開車的時候才學車,在人家離婚的時候才結婚,在人家賣了房預備享受生活的時候才猶豫要不要買房。
晚一步,晚幾步又有什么關系?至少別人曾擁有的,我也一樣兒沒少。至少我這些年都在憋著一口氣一直往前。
吃苦,是人生經歷的一部分。吃的苦越多,或許人生的轉折和機遇也就越多,自我的改變也就越多,能跨越種種動搖、懷疑扛過來的人,在享受成果時一定會和別人有著不一樣的感受。這點正是你有而別人沒有的。
苦難不是一種財富,戰勝了苦難,就是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