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沒有泡論壇了,最近上簡書發現這里對雞湯褒貶不一。
記得大學時應該是在劉墉的《我不是教你詐》后有個女人寫了《每天進步一點點》,我當時的gf超級迷,在我凈手焚香膜拜后終于獲得兩小時速覽資格。我沒有看過心靈雞湯,但是我認為《每天》就是一本很不錯的這類慰藉心理輔助思想成長的書,但是要早看,最好初中或者小四,晚了就糟蹋了這本書或者這本書就失去了價值,因為你思想定型了而它包含的實用能量已經無法成為成年人的正能量讀物。
那么你懂了?當你還是個青春懵懂無知的白癡小P孩時,你從各類雞湯讀物汲取了足夠的知識和能量或者叫心理輔導精神輔導,當你長大了見識豐富了思想厚實了反過來說雞湯是垃圾或者書寫的太爛??勵志的也太爛???誠然現在這類快餐很渣,但只要你注意作者是著、譯而不是編,那這書就九成沒問題,除非是他自己掏錢出版印刷的。一個人成書肯定是經過思想碰撞感覺應該共享的,獲取一些經濟收入改善自己的生活,那些編的所謂暢銷書九成都是為了幫你荷包減肥而已。
原著雞湯可以說成是中學生啟蒙讀物,現在的網絡智能機使得資訊太發達,所以小學生也可以解除了,那么各位都工作了讀物美妞兒靚仔怎么能對真正的雞湯不屑呢?或許你也可以寫出來,但那是有讀者群針對性很強的,原著書只有適合不適合,沒有渣不渣一說,一本渣書能通過編輯?能拿到書號?
我的中學生活是課余偶爾偷偷沉浸在古龍和佛經還有一本科學探索類雜志中成長的,什么都不懂卻最喜歡小馬的拳頭,知道待人以誠善,知道當時物質已經是夸克、當量,而那時物理教材才只講到分子高中講到原子而已。
道德經傳了幾千年,為什么上了年紀的人都買都看即便盜版也買?那是閱歷無數見識過風霜經歷過大起大落的人的雞湯,對于半桶水可能不適合,但是可以當成進入社會不很久的人思想里埋下顆"早教"的種子即可。
the last,個人推薦初中看《每天進步一點點》高中讀《我不是教你詐》,從小到大輔以古詩詞和單詞本,勵志類推薦《羊皮卷》原著,沒事多看下工具書。
最最后,你沒有反省你生理和你自認為已經成熟的心理為什么還想去看雞湯嗎???騷年,趕緊真正豐富和強大你的內心和識海吧。
the end,good luck & happy new 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