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三人行

看《水滸》原著,拆開遍地英雄、快意恩仇的面子,只見官府貪婪暴虐,民間戾氣升騰,里面盡是一派末世光景。

幸好還有三個人物,為人性之惡野蠻成長的末世帶來些許暖意。

賢人魯達:唯一的好漢

稱魯達是賢人,在于他落草為寇的軌跡與其他好漢大不一樣。好漢們上梁山的原因很多,或是受到權貴迫害,如林沖、解珍、解寶等;或是要改變命運放手一搏,如晁蓋、阮氏兄弟等。總之,都是事關自身、走投無路而到這一步。

獨獨魯達,完完全全為了他人之事,一步步由軍官變成和尚,再由和尚變成賊寇。

他原是老種經略相公手下的低級軍官,老種為幫護兒子小種經略,把魯達調撥給小種。這里的老種經略相公應是北宋名將種師道,種家是西北大族,祖孫三代鎮守邊疆,屢立戰功。魯達作為老種視野里的人,前途一片光明。

不料人生在一日之間發生突變,拳打鎮關西鬧出人命,預計好的錦繡前程嘎然而止。好一個花和尚魯智深,走到哪里,仗義行俠的好事就做到哪里。

回頭看看,其實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置身事外。

金翠蓮父女的遭遇固然可憐,但畢竟萍水相逢,嘆息兩聲,再資助些銀子也算仁至義盡。魯達卻恨不得當即去打死了鄭屠那廝。晚上“到房里,晚飯也不吃,氣憤憤地睡了。”一個嫉惡如仇的可敬形象躍然紙上。

在桃花莊里,劉太公吩咐:“胡亂教師父在外面耳房中歇一宵。夜間如若外面熱鬧,不可出來窺望。”魯智深硬要打聽,太公道:“非是你出家人閑管的事。”魯智深偏偏多管閑事,深度介入,恩威并施解了劉太公之困。

遇到林沖事件,一般人到東京郊外與林沖灑淚而別,悄悄安頓好林娘子生活,時常接濟些銀子,兄弟當到這個份上也算到位。魯智深卻上演了一出轟轟烈烈的“林教頭刺配滄州道,魯智深大鬧野豬林”。但其后果是引來高太尉報復,大相國寺無法收留魯智深,和尚也做不得,再次漂泊江湖,一番曲折后在二龍山落草為寇。

若與山寨其他頭領一樣,言語高調,其實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事若關己,則奮不顧身,那魯達就不是魯達,梁山也再無好漢。僅憑這份豪俠氣概,花和尚足以傲視群雄。

劉歡在《好漢歌》里唱道: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仔細想想,這句詞完全是為魯達一人所唱。

猛人孫定:善良的力量

開封府孔目孫定是個配角,在百萬字的《水滸》中只占區區三、四百字,卻如寒夜篝火溫暖人心。

宋代官制中官與吏之間有嚴格區分。只有通過科舉考試、有功名在身的人才有做官資格。作為下層辦事人員,吏主要來自招募或民戶輪差,有的還須經過書寫、法律、計算等的考試。小說中的押司、都頭、保正、孔目、節級等都屬于吏。理論上,經過勞績、資歷兩方面的考核程序,一部分吏可以升格為官。但事實上,當局對吏的升遷有著嚴格限制,編制的差異,使官與吏之間存在難以逾越的鴻溝。

吏員長期在基層摸爬滾打,實際工作經驗豐富,熟悉官場規則,大都練就一身八面玲瓏好本事。但頭上有玻璃天花板,向上通道基本斷絕,這便是一件極其痛苦的事。于是大部分小吏索性加強經濟建設,以貪污、勒索為生,如戴宗、雷橫等人。高一等的如晁蓋,眼界更高、膽氣更壯,現金為王,干大買賣,落個痛快瀟灑。最高等的宋江,有政治追求,雄才大略,先造反后招安,曲線救國,終于如愿成了官。所以梁山的基本骨干大都出身于小吏。

與之相較,開封府孔目孫定絕對另類。他既沒有小吏們私心過重的通病。同時又拒絕尸位素餐,在有限空間里顯露出不凡風骨。書中這樣介紹到:(孫定)為人最耿直,十分好看,只要周全人,因此,人都喚做孫佛兒。

太尉高俅對林沖下黑手,陸謙、富安等各路人馬毫無懸念地倒向高家父子。天佑林沖,案子到了開封府,當值的正是孫定。

這些勾當瞞不得老辣的孫定,當即便道:“此事因是屈了林沖,只可周全他”。開封府尹提出,高太尉定下的罪,怎周全得他?

府尹是正經的大官,進士出身,專制社會的通病在他身上尤為明顯,只知唯上,毫無原則。

孫定的猛就猛在這里,道:“這南衙開封府不是朝廷的。是高太尉家的!”接下去的話更猛:“誰不知高太尉當權倚勢豪強。更兼他府里無般不做,但有人小小觸犯,便發來開封府,要殺便殺,要剮便剮,卻不是他家官府!”擲地有聲、振聾發聵,兩句話逼得開封府尹不能舞弊。

高太尉原意判林沖“手執利刃,故入節堂,殺害本官”,在孫定堅持下,把故意變成疏忽,最終判林沖“不合腰懸利刃,誤入節堂,脊杖二十,刺配遠惡軍州。” 可以想象,孫定的言行會給落難林沖帶來多大的溫暖和希望。

孫定周全林沖并無好處,完全是基于義憤。見多了小吏貪贓枉法,看慣了好人忍辱負重,驟然見到孫定既安守本分,又堅守職業操守、不畏強權,怎不令人精神一振。

雖然都是小吏,這份勇氣和操守較之晁蓋、宋江不知高貴多少。之后小說里再未提到孫定,但得罪了權貴,想來他的結局不會樂觀。打家劫舍是狠,沖鋒陷陣是勇。不隨波逐流、不畏權貴是猛,善良不一定是唯唯諾諾、哭哭啼啼,也可以如孫定那樣威風凜凜、頂天立地。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人生,區區文案小吏,勝過好漢無數。

好人何九:辛苦的底線

王婆、潘金蓮毒殺武大,此時武松遠在京城,加之有西門慶撐腰,街坊四鄰緘默自保。縱如此,仍有一人令他們忌憚,此人便是何九。王婆對西門慶道:“只有一件事最要緊。地方上團頭何九叔,他是個精細的人,只怕他看出破綻不肯殮。”

團頭大概是居民片區負責人之類的意思,居民家中婚喪嫁娶大事可能都要通過團頭。于是西門慶親自上陣在路上攔截了何九,邀他去吃酒。西門慶放下身段請何九上座,何九心知其中必有蹊蹺,嘴里謙卑:小人是何等之人,對官人一處坐地。兩人客套之后,西門慶贈何九一錠十兩銀子,然后步入正題:殮武大的尸首,一床錦被遮蓋,別無多言。

一切奧妙盡在“別無多言”四個字中。

何九來到武大家中忽然大叫一聲,望後便倒,口里噴出血來,不省人事。眾人慌忙將他抬回家去。眾人不知,這是何九裝病。原來西門慶防范何九精明,何九更戒懼西門慶把持官府。見到武大尸身面皮紫黑,七竅內津津出血,唇口上微露齒痕,是中毒身死的跡象。既不敢聲張揭發真相而得罪西門慶,又顧慮一旦武松回來不好交待,夾在西門慶與武松兩個強人中間,左右為難,只能裝病,一倒了之。

還是何九的老婆聰明,支了一招:偷一塊武大的尸骨,連同西門慶賄賂的十兩銀子一并保存好留作證據。一旦武松回來不追究,那就沉默是金、相安無事。萬一武松追查來起來,再把證據交與他。

讀到此處不由心酸,做個好人真的很難。要賠笑臉,要裝傻,要裝病,要沉默,要偷雞摸狗,要見風使舵,要留有余地,要終日里戰戰兢兢、提心吊膽。相比較,做壞人的幸福指數更高。西門慶在陽谷縣里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官商兩路通吃,看見喜歡的人就去追,因為愛所以愛,活得舒展瀟灑。

武松回來后果然一查到底,何九留下的武大骨殖和銀兩作為鐵證交到了武松手上。

無法指責何九的圓滑和畏縮,絕大多數人面對這樣的形勢都會兩難,畢竟何九首先想到自保符合人性,畢竟他還沒有同西門慶同流合污。何九的選擇是絕大部分無錢無勢善良人共同的艱難選擇。如果連這樣的人都沒有,社會就失去了最后底線。

就算做不成武松那樣的狠將,至少還能做何九這樣普普通通的好人。哪一天做好人不必如何九一樣辛苦,便是人間好時節。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看《水滸》原著,拆開遍地英雄、快意恩仇的面子,只見廟堂貪婪暴虐,民間戾氣升騰,里面盡是一派末世光景。 ...
    老沈1閱讀 1,485評論 2 1
  • 感恩父母親 生育養育教育之恩 感恩老師賦予知識 感恩出現在我生命中的每一位朋友家人們、無論是傷害過我幫助過我、我通...
    常燁閱讀 544評論 0 0
  • 今天下午去參加小盆友生日會diy餅干志愿者活動,還沒回家就收到劉先森的微信,說是冬瓜排骨湯已煲好,菜已炒好,芒果梨...
    古晨京閱讀 266評論 0 1
  • 二十七個圓 正月十五月兒圓 戶戶掛紅燈家家吃湯圓 一圓二圓…萬千圓 與伊千里共嬋娟 元宵圓有情緣 期盼伊人心圓夢亦...
    晚風梳柳閱讀 290評論 2 10
  • 德國 保爾.海澤著。舒莎 馬婷婷譯 1910年,80歲高齡的海澤以《驕傲的姑娘》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在他...
    茶話姑娘閱讀 9,014評論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