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好口才的標準

02好口才的標準

作者:樊榮強

說起好口才的標準,恐怕很難有一個標準答案。

有時候,人們會把好口才與會講話等同起來。在某種意義上,它們可以等同,所以我們一般也把那種口齒伶俐,嘴巴翻得快,講話滔滔不絕的人稱為口才好的人。

可是呢,這種人也會讓大家覺得討厭,很煩他,覺得他很嘮叨,羅嗦,讓我們的耳根不清靜。比如說有這樣一個年輕人,在單位的同事里面,也許是比較勤奮好學的緣故,好像沒有什么新聞他不知道,沒有什么事情他沒有自己的看法,而且,他總是喜歡在別人面前表現,他所講的話,有時候可能比領導還多。

雖然他的心眼不壞,但是大家都不大買他的賬,聽他的話就當耳邊風;雖然他講了不少的東西,但是大家都覺得他講的,要么是夸夸其談,要么是虛張聲勢,要么是油嘴滑舌,總之,對他的話,權當是娛樂而已。

所以,我認為,有些人看上去口才不錯,其實,他不會講話。換句話說,他只是表面上的口齒伶俐,實際上卻不會把話講到別人的心坎上。講話的目的,絕不在于自我表現,而在于贏得別人,征服別人。如果,你只是享一時的口舌之娛,而沒能將聽眾俘虜,就完全失去了講話的意義。

什么才是好口才?根本的標準,就是能夠實現有效的溝通。具體說來,可以分為:敢說、會說和巧說三個層次。

美國的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個關于“讓你優先”的實驗,它可以很好地解釋好口才的三個層次。實驗的情形是這樣的:在一家圖書館里面,如果有一個讀者正在復印機前復印一堆資料,你走上前去跟他說,讓你先復印。別人會讓你優先嗎?實驗的結果非常令人吃驚。

第一,只要你走過去跟那個人說:“先生,請讓我先復印一下,好嗎?”你就可以有63%的機率優先復印。這個63%的比例,很多人都不大相信。其實,原因就在于我們不敢開口提要求。所以說,“不相信”反倒成了“不敢開口”的借口。也就是說,只要你敢于開口,你就有63%的機會。

第二,只要你加上一個“因為”,你的機會就將上升到93%。也就是,你走過去說:“先生,請讓我先復印一下,好嗎?因為我必須復印這些資料。”大家要注意,這個“因為”聽上去并不是一個十分合乎情理的理由。誰不必須啊?你必須復印,我還不是必須復印?然而,人們不會計較這個表面上不大合乎情理的“因為”,人們都很善良,在心里面會相信,你肯定有什么不便說出來的理由;或者因為開口求人而緊張,導致詞不達意;或者你本來就不善于言辭。

第三,如果你的那個“因為”聽上去更合理一些,你的優先機率則會上升到94%甚至更高。也就是說,你對他講:“先生,請讓我先復印一下,好嗎?因為我急著要去搭最后一班火車。”這里的“因為”,聽上去就相當地合乎情理,當然,你的優先機率又會上升一點。

這個心理學實驗的結論,是不是能夠放之四海而皆準,當然還需要進行驗證,但對好口才的標準也算是作了很好的解釋。

接下來,我再稍稍詳細地說明一下,好口才三個層次的標準。

好口才的第一個層次的標準是:敢說。敢說,從字面上就容易理解它的含義,也就是敢于在公眾面前,在陌生人面前,在重要人物面前,把自己心里的話,大膽地、從容地給講出來。一句話:好口才需要自信。

然而,不管是小孩子,還是許多的成年人,在公眾與陌生人面前講話,都很容易表現得不夠自信。其實,自信,不單是當眾講話的需要,要是你沒有自信,你整個的人生也將暗然無光。口才,表面上看,好像就是說說話,動動嘴,其實,只要你去和別人去講話,就引起了某種矛盾,產生了某種氣場的對抗。說話,不僅是表達你的觀點、意見和態度,也可以說是你的知識、智慧與毅力的表現,甚至也可以說是你這個人,生命能量的展現。

當一個人的生命能量不足,他就不敢出門,出門也充滿了恐懼,不敢擔眼看人,不敢跟人說話,更不敢跟別人提要求,要表現反對意見,那更是天方夜譚!

雖然我不能說,每個人都要有氣吞山河的自信與氣勢,才可能有好口才,但是,對于自己基本的認可與肯定,對別人適當的抗壓能力,那倒是必須的。

不敢說,或者在公眾與陌生人面前講話非常緊張,絕不可能有好口才,好口才的根本前提是——自信。

好口才的第二個層次的標準是:會說。所謂的會說,按我的定義,包括兩層意思:一個是有話可說,一個是說出來有條理。

有話可說,就是指能夠打開思路,話語源源不斷。一個人找不到話說,大致的原因是:一,他本身的知識面太窄,腦袋里面裝的東西太少;二,他腦袋轉得不夠快,思維缺乏跳躍性;三,沒有技巧,不懂得如何將大腦里面積累下來的東西激活,并且表達出來。

我經常講,會講話就必須具備把兩個字說成200個字、2000個字,甚至2萬個字的能力。比如,我就給你“健康”兩個字,或者“幸福”兩個字,你可以張嘴就來,講上半個小時嗎?半個小時就有七八千字。

也許,你能夠拿“健康”二字講半個小時,但是,條理性呢?你可以很有邏輯性嗎?你的觀點明晰嗎?你的主題鮮明嗎?聽眾能夠聽清楚、聽明白你所講的一切嗎?

如果說,聽眾聽了你的講話,似懂非懂,不得要領,抓不要重點,這絕對不能怪聽眾的水平太低,只能說是你自己的表達有問題。

好口才的第三個層次的標準就是:巧說。先說一個例子。阿凡提大家都知道,他是一個智者,非常的聰明,當然,口才是一流的。有一次,他看到國王的一個衛兵神情恍惚,便對他說,你兩天內可能會死掉。過了一天,那個衛兵果然死了。國王很生氣,說他是烏鴉嘴,就要殺掉他。于是把阿凡提召進宮里,對他說:“聽說你能算出別人什么什么會死掉,那么你自己算算,你什么時候會死。”阿凡提聽出國王想殺掉他,想了一想,只說了一句話,就保住了自己的性命。阿凡提說了什么話呢?他說:“我算了一下,我應該比國王早兩天死。”

你們覺得阿凡提的話,是不是說得非常妙?他不僅保住了自己的性命,還讓國王得好好地保護他,不然,他一死,過兩天國王也得跟著死。

這就是所謂的巧說。

巧說包括了說服力、感染力、煽動性,也就是,你隨時都可以做到妙語連珠、語驚四座,而且,別人也愿意主動接受你的意見與觀點。而要做到巧說,就得有正確的說話態度、有好的技巧與策略,以及應變能力。

總之,好口才的標準,就是敢說、會說、巧說,這三個層次。要注意的是,這三個層次是一層一層往上獲得與提升的。沒有敢說,就不可能會說;沒有會說,是不可能做到巧說的。我們有些人在書店里買了些口才書來看,覺得里面講得很好,可真到了自己講話的時候,又用不上,那就是因為,書上講的,大都是巧說的例子,然而,他自己的敢說與會說問題都沒有解決。

最后給大家一個忠告,如果你要讓自己的孩子練好口才,就得從練敢說開始,然后做到會說,最后達到巧說的境界。

好了,這一期的《口才從娃娃抓起》就講到這里,咱們下次節目再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口才與演講的能力是我很看重的綜合能力之一,同時最近在籌劃廣財大成就夢想演講俱樂部,因此很想對此進行一個系統的分享。...
    淼帥校長學習力閱讀 2,653評論 9 85
  • 我非常負責任的告訴自己:我絕不是一個有遠大夢想的人但我確實有強烈的精神追求,我真心想扮演好各種社會角色。 我想做到...
    歡歡樂樂1317閱讀 273評論 0 0
  • 強大的石頭能遮風擋雨。 石頭下總有花草叢生 花朵雖美麗,卻可望不可及。 小草肩并肩,卻成為了阻礙。 石頭經歷風雨的...
    lision獨一無二閱讀 204評論 0 0
  • 文/舒宜 他們好似什么事情都沒發生一般,又回到過去那般恩愛,他依舊晚歸,可也會帶些小玩意兒給眠茵,或者是一些小甜點...
    舒宜閱讀 102評論 0 6
  • 牙醫昨天的一句話讓我至今陷入思考……病人跟醫生要彼此建立信任……原來我不信他,雖然本來我就不信他,但是我也沒給機會...
    珈君記事本閱讀 171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