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寫作的群里,聽到最多的一句話:
1.你一定要努力,但是千萬別放棄。
呵呵,寫作豈能是一撮而蹴的事情,不把你的心挼干曬在路上,就是將你的腦漿炸成汁,莫不如此過,就不足以證明你在這條孤獨的路上艱難爬行過。
今天,是我在無戒訓練營里的第九天,同時也是我堅持日更的第八天。
說實話,最開始,只想要找個平臺監督下自己,不想任自己的隨心所欲而浪費了光陰。因為大家都知道,所有的今天,都是余生最年輕的一天。
想起末來幾十年的清晰可見的自己,隨著無聲的歲月悠悠而過,安祥的老去,心里打顫,惶恐不安。
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愿意像三毛一樣,和今生的摯愛去歸隱山林,用手中的筆寫下生活中所有的美好和希望。
我愿意放牧在湛藍到近乎透明的天空下,讓自由的心隨著草坪上的悠悠寸草,一起感受歲月靜好。
夜晚,無垠的天穹,深遂的透著人類近千年的智慧,我愿用稚嫩的筆尖,抒寫今生的愛恨情仇,冷暖人生。
2.莫道君行早,我手寫我心。
能夠溫暖心扉的,永遠是安寧的文字。
能夠讓人失去理智,感覺發狂的,也是文字。
曾經,有人說過,寫作的不是精神有問題,就是神經有毛病。
是嗎?個人認為:愛文字的人,都是對世間的丑惡和功名厭倦了,不愿意隨波逐流,失去自己的本心,而另辟蹊徑的,想要尋找美好的一種情感寄托而己。
像張愛玲和瓊瑤,都市言情小說作家,她們把在生活中愛情的缺憾,或悲或喜的寄于文字中,在自己掌控的世界里,飄逸灑脫的愛情,淋漓盡致的表達了出來。
還有揭露社會現實的賈平凹,陳忠實,路遙等。或許,生活,總是那么的不盡如意。幸好,還有,文字,這個忠實的伴侶,它不會背棄你,它是忠誠的,有溫度的,向上的。
縱觀諸多作家,他們都有一個畢生追求文字的共性:
看透了世間,但依然憧憬著這個世界的美好,對過往的一切,都情深意重,但從不回頭,追求靈魂自由的極致。
當我在確定了在這條路上走的時候,周圍是一片漆黑,孤單寂寞的,甚至是雜草叢生的。但內心總有一股力量在推動著我,應該尊詢內心的真實想法,堅定的走下去。
當我上路了以后,才發現,哇,這條路上有那么多的同行者,他們都有著物質無法彌補的強大的精神,這股勁就像即將爆發的煙花,離的太近,隨時有被炸的體無完膚的時侯,但也會一鳴之后,將絢爛和美麗帶給人間,照耀漆黑的夜空。
寫作,堅決不能帶有功利性。
這一點,我和無戒老師的看法一樣,不適合當作家了。
我很佩服無戒,小小年紀有佛法的境界,普渡眾生的作為。
她的作品中,都是以鄉土人文和事件為題材,反映社會的現實,如孤寡老人,留守兒童,遠稼的無奈等。
真實的故事,細膩的情感,無一不展示出她的善良和寬廣的胸懷。
能寫身邊人和事的無戒,首先,她是善良的,因為
善良的人,有容人之行,助人之道,愛人之德。
我們也是寫不了熱點,做不到迎合觀眾的,只想安安靜靜的做自己的事,寫自己內心的真情實感。
3.拿你所有的,換你想要的
最近,無戒也出海了不經商了,準備云游四方,寫眾生了。
她的作家夢也做了十多年,中間曲折坎坷,但也從未放棄過,現在的她己經踏上了成功的大道,路上的鮮花和美景在等著她享用。
還有沈萬九,十年來筆耕不輟的堅持著初心,現在也算夢想實現,遇見了那個想要的自己。
今天,是很艱難的今天,感覺路己走盡頭,回不去了,但又找不到新的突破口,只能是茫然無助的走著。
然后,一位老師的留言,讓我重生似的,他這樣說:
很多時候,我們放大了艱難,輕易就放棄了,總覺得夢想遙不可及。所以,堅持走下去,就會有路在盡頭。不要被困難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了。
走出陰靄的最好方法,便是
朝著正確的方向,多走幾步。
然后,我又想起了《月亮與六便士》的情節。
平凡的倫敦證券經紀人,恩特里克蘭德,突然中了藝術的魔,拋妻棄子,絕棄旁人看來優裕美滿的生活,奔赴南太平洋塔命提島,用圓筆譜寫白色的光輝,燦爛的生命。把生命的價值全部注入到絢爛的畫布的事業了。
現在,我感到疲憊的雙腿己橫跨在堅持與放棄的門檻上,因為不管那一條路,一旦跨入,就走進了無人問津的驛站里了。
堅持內心的真實情感,閑情逸致,用一個個恰淡的文字,把生活中的美好與憂傷,一點點地串起,撿拾歲月中遺失的美好,將真,善,美留下,不正是自己的內心想要的嗎?
生活在發奮中濡染,生活在書香中濡染,生活所發出來的韻致和美麗,如菊一樣芬芳,這是我余生想要在這世界上最優雅的痕跡,
余生,放下匆忙趕路的腳步,和我一起戎馬天涯,用我手寫我心,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