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習慣,用不可思議的方式改變生活

1

弟子問禪師道:“老師,怎樣才能成功呢?”

禪師說道:“今天咱們只學一件最簡單、最容易的事。每人把胳膊盡量往前甩,然后再盡量往后甩?!?/p>

說著,禪師示范了一遍,說道:“從今天開始,每天做300次。大家能做到嗎?”

弟子們疑惑地問道:“做這樣的事干什么?”

禪師答道:“做完這件事,你們一年后會知道怎么樣能成功!”

弟子們說道:“如此簡單的事,有什么難的?”

一個月之后,禪師問弟子們:“我讓你們做的事,有誰堅持做了?”

大部分的人都驕傲的說道:“我做了!”

又過了一個月,禪師又問:“現在又多少人堅持了?”

結果只有一半的人說:“我做了!”

一年后,禪師再問:“請告訴我,最簡單的甩手動作,還有幾個人堅持了?”

這時,只有一人驕傲地說:“老師,我做了?!?/p>

“我曾經說過,做完這件事,你們就知道如何能成功了。”禪師對弟子們 說道,“現在我告訴你們,世間最容易的事。說它容易,是因為只要愿意做,人人都能做到,說它難,是因為真正能做到并持之以恒的,終究只是少數人。”

后來只有一直堅持做的那個弟子,成了禪師的衣缽傳人。

大多數弟子都想要成功,為什么同樣的老師,同樣的教導,到最后只有一個弟子做到了呢?這個看起來不起眼的甩手動作,能夠堅持做一年,考驗的不僅是弟子們的自律性、認知思維、行動力等因素,其中起到決定因素的,可能是這個行為早已成為這個弟子的習慣。

這讓我想到英國哲學家培根說過的那句話,“注意你的行動,它會成為你的習慣。注意你的習慣,它會成為你的性格”。習慣對一個人有著強大的反向塑造能力。每個人都渴望擁有一個好習慣,可是良好習慣的養成并非朝夕之間即可達成,硬來肯定是不行的,那有沒有一種辦法可以幫助我們養成一個好習慣呢?

答案是有的。

斯蒂芬.蓋斯在《微習慣》一書中,說到了自己如何從一天一個俯臥撐開始,迎來了人生的逆襲轉變,在這書中他詳細地剖析了微習慣策略的本質及特點,并且告訴人們微習慣的八大規則和具體執行步驟。

斯蒂芬.蓋斯,是一個普通的宅男,既沒有耀眼的履歷,也沒有高薪的工作,像大多普通人一樣,也曾擁有不盡如人意的生活現狀,和喜愛享樂、逃避改變的自然傾向。

《微習慣》這本書的問世,則源自于他的第1個俯臥撐,被他稱為黃金俯臥撐。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不要小看1個俯臥撐的威力,正如不要小看了那個甩手的動作,一旦某個動作化成你的習慣,它們終將給你的人生帶來巨大的翻轉。

2

韋氏詞典給“習慣”下的定義是一種常見的行為方式,一個人以規律、重復的方式做的事。

一度流行的馬甲線,A4小蠻腰,八塊腹肌,引發了一陣健身潮,像建立其他習慣一樣,起初也是信心滿滿,每天在健身稱上稱體重,用軟尺量腰身,期望產生效果,甚至設成屏幕保護、鼠標墊,只要目之所及,都換成一副完美的身材。

像打了雞血一樣,斗志昂揚,沒過多久,和其他習慣一樣,再也沒了下文。

我們都想要一個好習慣,總夢想著在瞬息之間把現實自己改造成理想自我,而在某個行為還沒被培養成習慣之前,卻早已累得趴下了。

古川武士在《堅持,一種可以養成的習慣》中,把培養習慣的30天分成了3個階段,反抗期、不穩定期和倦怠期。

反抗期容易出現三分鐘熱度,由于計劃內容太過勉強,會導致中途放棄。這個很好理解,看看沉睡已久的健身卡,你就知道自己是不是了。

不穩定期容易被其他事項打擾而導致計劃中斷,無法讓人持續行動。年初報的樂器班,原定計劃是每周兩次課,可快一年下來,最終導致計劃中斷。

倦怠期會讓人在堅持21天的喜悅后產生很多借口不再繼續,這時的堅持需要新的刺激。參加21天寫作班后,作者建了一個寫作群,最初21天,幾乎每個小伙伴都會按時打卡簽到,正如開頭故事一樣,一年下來,基本沒幾個人打卡互動了。

明明是一件內心很想做好的事,也在前期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到最后,卻還是一事無成呢?是意志力太薄弱?是自視甚高?是計劃定得太大?還是自己本來就是無法改變的人了呢?

不用急于否定自己,只要變換一下方式就可以了。

《微習慣》一書中指出,如果你想培養一個新習慣,微習慣基本就是它經過大幅縮減的版本,比如把“每天做100個俯臥撐”縮減成每天1個,把“每天3000字”縮減成每天寫50字,把“始終保持積極思考”縮減成每天想兩件好事,把“像企業家一樣創新”縮減成每天想出兩個點子。

按照微習慣策略行動,就是運用少量的意志力強迫自己做一件事情。

按照這樣的邏輯,如果你想瘦身,變成馬甲線,不妨先把每天跑步2小時,縮減成每天10分鐘;如果你想每天寫作一小時,可以縮減成每天寫作十分鐘;如果你想每天閱讀兩小時,也可以縮減成每天閱讀兩頁紙。

微習慣的成功之處是著眼于微處,游走于新老習慣之間,老習慣讓你處于舒適圈中,微習慣讓你把腳稍微伸出去一點點,久而久之,你的舒適圈擴大了,就意味意你的習慣又多了一點,你就可以通過每天只做一點點的方法獲得意想不到的大成功。

3

眾所周知,“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一個好習慣的養成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不行動,不積累,不主動,一切都是零。在《微習慣》的最后兩章,斯蒂芬.蓋斯給到我們建立微習慣的行為規則和具體行動步驟。

八大行動步驟

第1步:選擇適合你的微習慣和計劃。

比如,你的目標是每天寫50字,你就可以把這個微習慣寫在紙上,貼到墻上,隨時提醒自己不要忘記,用不了多久,這個習慣就會時時浮現你的腦海里。

第2步:挖掘每個微習慣的內在價值。

笑來老師說過,每當你想要做一件事,就想辦法為這件事賦予一個偉大的意義,不管看起來多么微小,他每天至少寫3000字的背后,可能是這個偉大意義帶來的無限動力。

作者提到用“為什么鉆頭”找到來源也是一個好方式。

你喜歡寫作,為什么?因為能夠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能夠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為什么?一層層問下來,最終你會挖掘到這個微習慣的內在價值。

第3步:明確習慣依據,將其納入日程。

作者在文中提到了培養習慣的兩種常見依據,時間和行為方式。如果你打算根據時間來選擇習慣,可能那個會說“我打算周一、三、五下午3點鍛煉”。如果你打算根據行為方式來選擇習慣,可能會說“我打算吃完最后一口飯之后30分鐘再去鍛煉”。

其實,我覺得兩者并不沖突。比如,我選擇每天早上五點半簡單洗漱后開始寫作。

第4步,建立回報機制,以獎勵提升成就感。

每當完成一個階段性小目標,就可以給自己適當的物質獎勵,比如把購物車里一件小物品買下來。

第5步,記錄與追蹤完成情況。

作者推薦了一款習慣追蹤應用Habit Streak Plan,我用這個程序設置了寫作提醒,在應用商店里都可以搜得到,每天提示我該完成的微習慣。

第6步,微量開始,超額完成。

在建立習慣的道路上,我們其實想做三件事:強化我們的意志力、當下就取得進步、不耗盡意志力。你可能覺得每天寫50字太少了,明明有時候可以寫到千字了,為什么要制定這么小的習慣呢?作者提醒我們,千萬不要小看這些微步驟,它不會阻礙你進步,反而是取得成功的關鍵。

第7步:服從計劃安排,擺脫高期待值。

如果設置好了每天寫50字,卻寫了1500字,寫完后可能會很有成就感,但當超額完成目標后,大腦會重新設定一個新的期待值,它會承載以前設定過的典型目標帶來的負擔和壓力,所以要仔細檢查一下你心中有沒有隱藏的目標,把它找出來,要對任務量抱有較高的期待。

第8步:留意習慣養成的標志。

最后一步是在提醒我們要有耐心。如果你在一個行為成為習慣之前就停止,繼續下一個微習慣,那可能會前功盡棄。代表行為已成為習慣的信號有:沒有抵觸情緒、身份、行動時無需考慮、你不再擔心了、常態化、它很無聊。

除了以上八個具體步驟,還有八條規則是需要遵守的。開啟微習慣一段時間后,你發現自己并沒有取得實質性效果,這很可能是因為你違背了其中的某項規則。

八大規則

規則1:絕不要自欺欺人。

比如每天要寫50字,你卻偷偷要求自己完成100字,這樣又會回到和意志力對抗的狀態,陷入內耗。

規則2:滿意每一個進步。

你可能覺得這么小的事做到,有什么值得高興的。但是微策略的核心是個簡單的大腦錯覺,你對自己的細微進步感到滿意,會讓自己保持成功的感覺,內心的小人會自動舞動,讓你接著把這件事做下去。

規則3:經常回報自己,尤其在完成微習慣之后。

如果你已經連續10天持續寫作50字,那么,你就可以獎勵自己看一場電影或者干脆去大吃一頓。經常用這樣的方式激勵自己,最終,你會建立一個正反饋循環。?

規則4:保持頭腦清醒。

成功者和失敗者之間的區別,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看他,在枯燥無味、單調無聊的時刻,是否能夠持續做下去。拿寫作來說,假如你已經寫了大半年時間,但還是沒有看到一些明顯的進步和變化,這時候,內心的兩個人小人就會跑出來打架,誰能最終獲勝,取得于你是否冷靜的思維模式,是否信任你選擇的策略。

現在寫不好就不寫了嗎?現在做不到就不做了嗎?這只是失敗者找來的借口而已。

規則5:感到強烈抵觸時,后退并縮小目標。

在執行過程中,大多數人會經歷這個階段,或許是情緒不好,或許是其他意外產生,這個時候,你只要把任務縮小就好。比如說,原定每天寫50字,就可以改成寫20字,這樣就相當于發一條微信的字數了,很好做到吧。

規則6:提醒自己這件事很輕松。

壓力越多,生活就越難改變,你也就會重復平時的做法。這個時候,我習慣用比較法,我是愿意每天寫50字,還是愿意被困于永恒的當下?既然大的暫時沒法說了算,那就先成為自己生活的主宰。

規則7:絕不要小看微步驟。

正如禪師所說,難易其實都是相對而言,說微習慣容易,是因為人人都能做到,說微習慣難,是因為能做到的終究只是少數。如果你認為每天寫50字太過于渺小,那是因為你沒找到看待它的正確角度。

規則8:用多余精力超額完成任務,而不是制定更大目標。

如果你的最終目標是想出一本書,你可以先試著從每天50字開始,完成任務以后用多余的精力再寫好一段文字,完成以后再寫一篇短文章。大目標在紙面上看著漂亮,但只有行動才算數。

“建立習慣就好像騎自行車上陡坡:爬坡,到頂,下坡。剛開始,你必須用雙腿的最大力量蹬自行車,之后會漸漸變得輕松,但是你必須一直蹬到山頂,否則就會倒退回原地,讓之前所有的進步付諸東流?!?/p>

《微習慣》這本書會打破你對習慣的固有認知,整本書看起來更像是一本自控力指導手冊,它讓你了解到自己的大腦是如何工作的,分析了動力策略無效的原因,還提供了具體的行動步驟和規則,讓你可以按照書中所述的方法,把這些技巧運用在任何一個你想展開行動的地方。

學會運用微習慣,你講用不可思議的方式改變生活。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中午和一位小我十歲的“小孩”在一起吃午餐。她給我的感覺是愛哭,性格比較柔弱的那種。吃飯前我還覺得她和我差那么多歲,...
    回歸本心閱讀 139評論 0 1
  • 什么是原始模型?就是采用一種獨特的、具有文化特異性的表現手法——形式——來描繪出一種普遍性的人生體驗。
    歸去來兮大師閱讀 301評論 0 0
  • http://www.kuqin.com/rubycndocument/man/pack_template_str...
    風戀絕塵閱讀 790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