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鳴沙石
? ? ? 這周跟小伙伴一起讀了一本書:《精進》,作者采銅。因為工作沖擊的原因,用一天的時間速度了這本書,讀完一頭霧水,感到無比的失落。但是也有一些模糊的感觸,包括時間怎么回事兒、還有“喬哈里窗”、采銅法則、矩陣的作用、從五年的長度來觀察生活、深度學習、(內(nèi)外)職業(yè)生涯、三行而后思…
? ? ? 雖然有了這些觸動,但我總覺得沒有摸到血肉,肯定不是作者的問題,那一定是我錯過了一些東西,我到底錯過了什么?
01? ? 為什么推薦這本書?
? ? ? 記得是雙11時正好碰到了私董會,大家在曬買的書,突然好幾個人都選了這本書,我提了一下可以作為一次議題討論,霍兄和大家也特別同意。所以就確定下來了。看來大家都從這本書里得到了一些啟發(fā)。
? ? ? 我的核心理由是古典老師推薦了這本書,所以雖然對于這本書的副標題“成為厲害的人”很反感,我也捏著鼻子認了。
02? 速度完這本書的感受
? ? ? 我覺得作者有點像在羅列別人的觀點,很多觀點我在其他老師那里已經(jīng)看過了不止一次。我感覺所有的章節(jié)都在為最后一章“什么是成功”做鋪墊的。我個人速讀這本書的過程有點像在品酒,通過熟悉觀點的刺激,意識越飛越高,心緒越來越散漫,這是很好的精神享受,從品酒中品自己的、別人的、世界的故事,大腦仿佛開竅了很多。
? ? ? 這本書不難讀,建議一口氣讀完,享受這種酣暢淋漓。我個人準備按照“速讀—跳讀—拆分—組合”的步驟來搞定它。
03? ? 我找到的閱讀本書的鑰匙
? ? ? 1.作者是干嘛的?采銅是筆名,年齡36歲,心理學博士,從事用戶體驗工作。2007在阿里巴巴實習了3個月,博士畢業(yè)后的第一愿望是留校任教,免費教學1個學期后失意的離開學校。在人生最迷惘的時候到華為求職,從此開始從事現(xiàn)在的工作。
? ? ? 2.采銅為什么寫這本書?因為他在從學校到社會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理論完全用不到現(xiàn)實中去,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一進入社會,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不懂心理學。采銅受到現(xiàn)實復雜性的刺激立志告別“應用心理學”的研究范疇,也就是告別了“黑板心理學”,一頭扎進了五彩繽紛的現(xiàn)實世界中,而且選來越能回答心中的疑惑,如何更好的把理論和現(xiàn)實結(jié)合起來,解決“高度不確定”的問題,從此江湖中多了一位白白凈凈的采銅大師。
? ? ? ? 3.這本書講了什么?下面我原文貼上作者的論述。
? ? ? 《精進》這本書是一個有關(guān)心理學理論、不同學科的知識、多領(lǐng)域大師級人物的實踐方法以及我個人實踐反思的混合物。它糅合了理性和情感,直覺和反思,歷史和未來。在這本書里,它傳達的基本理念是這樣的:尋找你的獨特優(yōu)勢,發(fā)揮你所具有的別人沒有的特質(zhì),并投入到一個你真正感興趣的領(lǐng)域中,不斷地打磨,直到變成一個很厲害的人。
? ? ? ? 4.我想怎么拆解這本書?我想結(jié)合在職業(yè)即將發(fā)生大變動的關(guān)口自己的疑惑不解、舉棋不定、輾轉(zhuǎn)反側(cè)來找找答案。我將盡量尋找作者沒有表達出來的隱形答案,那些關(guān)于生活、藝術(shù)、學習、家庭、工作、精神的理解就像作者埋在秘密海島的寶藏一樣需要我們耐心的去尋找,從中找到他的想法和態(tài)度。
研究一下采銅是怎么組織這本書的,看看文章的寫作手法,重點學習一下“三角定位”法的展現(xiàn)方法。找到文章的“珠穆朗瑪峰”,把線性的文字讀成“立體”的山川河流。借鑒一下如何把別人的觀點完美的融合進自己的觀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