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華日日新》的第二十篇《高效演講》
不少的演講者都遇到過挑釁性提問,名氣越大的時候,這種情況越是不可避免。如何恰當的應對才能取得最優的形勢呢?以下的幾個技巧會帶來幫助。
1-對聽眾表示贊許,找出你認可的部分
正確做法:對聽眾表示贊許使挑釁性問題變得不再對你不利。這是運用了太極云手原則:不要以相反的力道應對來襲者,而是要引導襲來的力量改變方向,這樣的方式既保護了自己也保護了對手。
錯誤做法:你的本能反應可能是進行還擊,不要這樣做,否則你的聽眾不會原諒你。聽眾同情的是提問者,而不是你。如果你利用演講者的身份優勢冒犯了一位聽眾,所有的聽眾都會憎恨你。
原則:優雅。因為你在聚光燈下,人們預期你會優雅地處理這一問題。
案例:表示認可的例子“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很高興你能提出這個問題。”
2-身體姿態的調整:避免打斗的氣場。
錯誤做法:與提問者形成一對一的情形,這讓氣氛緊張。如果你身體完全轉向他,并且直直地盯著他,這會被視為挑釁行為,或者他成功切斷你與其他聽眾的融洽氣氛。
正確做法:在對提問者表示認可之后,禮貌地調整你的視線和身體方向,將其余的聽眾都囊括到自己的視線以內。防止提問者獲得過多能量,也防止你們一直被過度關注。
原則:保持尊嚴。必須同時保護他的和你自己尊嚴。
3-不要將負面問題嵌入到答案中
原理:著名語言學家喬治·拉科夫在他的著作《不要想大象》中提出了“框架”的概念,指的是,一旦用語言將某些東西表達出來,那么你就喚起了與之相關的思維模式。也就是說,如果你說“不要想大象”,那么聽眾除了會想到大象之外,想不到任何其他的東西。如果你不想讓他們想起大象,那么與之相關的字一個都不要。
錯誤案例:“為什么這么這個項目耗資這么多?”,不要回答“我們耗資巨大是因為……”。這樣的回答,等于你接受了負面的框架或前提,并且它們會在聽眾腦海里進一步增強。
4-重構問題
重構:通過確認問題背后真正關鍵的內容,會將問題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重構句型:這是一個有關價值/有關長期投資/有關信譽/有關個人道德/可行性/時限/領導力/資源的問題。
舉例:關于上文耗資巨大,可以重構,回答“這是一個有關質量的問題……”
注意:重構不是逃避問題,只是讓討論脫離個人攻擊。既可以解決聽眾的提問,又不傷害他們的感情。
5-應對陷阱式問題
分辨陷阱:這類提問常常帶有前提假設,就像在雷區的地雷一樣,例如“為什么你要對我們撒謊?”“你沒有足夠的時間和團隊在一起,你如何處理這個問題?”“你不是一位好家長,你不感到難過嗎?”
應對技巧:第一,不重復問題。第二,重構,作出正確陳述,以糾正錯誤。第三,繼續前進,堅定而禮貌地擺脫提問者的問題。
案例:2008年奧巴馬總統大選時,有人提出“你如何為你和這個人之間的關系以及他的反美情緒作出辯護?”奧巴馬將這一問題轉化為談論為更宏大的美國理念的機會,建立統一更多人的聯盟。
6-一直說實話
要一直說實話。如果用謊話來敷衍,聽眾能分辨出來。如果確實不知道答案,那么實話實說。誰都不可能無所不知,承認自己不知道答案會為你贏得尊重和信譽。一旦演講者局促不安,試圖掩蓋無知,這種做法最讓聽眾感到厭惡了。
7-最后,重復最初觀點
最后,再次使用重復技巧,強化最初觀點。“這就是為什么今天,我們再次懇請大家批評這個項目的原因。”“這就是為什么我得出結論:假如你想靠音樂賺錢,那么進大學可能是你最好的選擇。”每個問題都為強化你最初的觀點提供了一次機會。